民法典有關老年人的相關規定

導讀:
《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對于廣大老年人來講,這部法律更是與他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關于民法典有關老年人的相關規定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對于廣大老年人來講,這部法律更是與他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關于民法典有關老年人的相關規定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民法典有關老年人的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六條 【父母子女之間的法律義務】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三十七條 【監護人資格被撤銷后負擔義務不免除】依法負擔被監護人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銷監護人資格后,應當繼續履行負擔的義務。
第一百九十六條 【不適用訴訟時效的情形】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
(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
(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
(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的撫養義務和子女的贍養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案例
年逾七旬的劉大媽丈夫早逝,自己將三兒一女撫養成人。如今孩子們都已各自成家,小兒子婚后生活困難,劉大媽就將僅有的一套商品房過戶給了小兒子,并與小兒子生活在一起,沒想到,其他3個兒女認為她偏向小兒子,并以此為由不再給付老人贍養費。最終,劉大媽下決心將3個兒女告上法庭,法院判決她的3個兒女每人每月給付贍養費,并共同承擔劉大媽今后的醫藥費。
律師支招:勇于拿起法律“武器”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5條規定,“贍養人不履行,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付給贍養費的權利。”法律根據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血緣關系規定的法定義務,是無條件的。不管父母是否有財產,是否分給子女財產,子女都應當依法贍養父母。沒有分到家產,不能成為拒絕贍養的理由,更不能對父母討價還價。
因此,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有要求贍養的權利,也有要求贍養人支付贍養費的權利。老年人上述要求可以通過三種途徑去實現:
(1)有權要求贍養人所在單位出面調解,對不履行贍養義務的贍養人進行批評教育,責令改正。
(2)由當地政府負責民事調解的部門即調解委員會調解處理。
(3)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裁定先予執行。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還應追究贍養人的刑事責任。
案例二房產糾紛
李大爺的兒子結婚后一直與他住在一起。一年前兒子買房缺錢,就讓李大爺賣掉自己的房子幫他交購房款,并承諾買了大房子后把李大爺接過去一起住,還要盡好贍養義務。禁不住兒子的軟磨硬泡,李大爺答應了兒子的要求。誰曾想兒子搬進新家后,卻給李大爺在郊區租了簡易平房,把他趕了出去,后來連房租也不交了。
傷心至極的李大爺為此與兒子對簿公堂,要求返還賣房款。法院最終支持了李大爺的訴訟請求。
律師支招:保護房產應以事前預防為主
(1)不要提前把自己的房子過戶到子女名下。對自己私有財產的處置一定要慎重。老人可以通過等方式來處置自己的財產,以免以后出現不必要的糾紛。
(2)不要在處理房子時不留后路。老人現在“以房養老”比較多,即通過公證把房子給了保姆、鄰居或者親戚,讓他們照顧自己。然而,當這些人沒有承擔照顧的責任時,老人想要回房子又沒了辦法。因此老人做公證時要有一個附加條件,說明不承擔照顧的責任就把房子收回來,這樣就可以保護自己。
(3)不要為子女結婚買房出資而不留字據。《婚姻法》司法解釋第22條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建議最好在出資前寫下字據,或律師見證。
案例三再婚風波
今年63歲的蘇阿姨和68歲的王教授在一次老年人聚會中認識,三年來從相識、相知到相戀,卻一直沒有走在一起。原因是王教授兒女的反對,兒女不僅擔心蘇阿姨對父親的財產有所企圖,還怕日后蘇阿姨的子女與他們爭遺產。女兒在得知兩人準備后,一氣之下跑到王教授家對兩位老人進行謾罵和毆打,并砸爛家具,致使兩位老人受傷住院。萬般無耐之下,王教授打算與女兒對簿公堂。
律師支招:建議不妨實行“三不變”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