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借款合同糾紛時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導讀: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因此借款合同糾紛提起訴訟的案件管轄地分為兩類:法定管轄地和協議管轄地。借款合同是雙務合同,標的物為貨幣。貸款方與借款方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分別承擔貸出款項與償還貸款及利息的義務,貸款方與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約定義務的地點。依照借款合同的約定,貸款方應先將借款劃出,從而履行了貸款方所應承擔的義務。那么發生借款合同糾紛時如何確定管轄法院。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因此借款合同糾紛提起訴訟的案件管轄地分為兩類:法定管轄地和協議管轄地。借款合同是雙務合同,標的物為貨幣。貸款方與借款方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分別承擔貸出款項與償還貸款及利息的義務,貸款方與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約定義務的地點。依照借款合同的約定,貸款方應先將借款劃出,從而履行了貸款方所應承擔的義務。關于發生借款合同糾紛時如何確定管轄法院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一般原則是被告所在地。但由于有些案件不知被告的住所地或身份信息,或者不想去被告所在地進行訴訟,于是案件的管轄地的選擇就很重要了。
《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四條: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五條: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因此借款合同糾紛提起訴訟的案件管轄地分為兩類:法定管轄地和協議管轄地。法定管轄地又分為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對于借款合同履行地一直困擾當事人,也是很多法院立案產生問題的地方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借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合同履行地是指當事人履行合同約定義務的地點。借款合同是雙務合同,標的物為貨幣。
貸款方與借款方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分別承擔貸出款項與償還貸款及利息的義務,貸款方與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約定義務的地點。
依照借款合同的約定,貸款方應先將借款劃出,從而履行了貸款方所應承擔的義務。因此,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應確定貸款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通過以上的回答,大家應該都了解了,所以以后出現這種問題的時候會給大家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