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借貸糾紛有哪些以及怎樣避免銀行借貸糾紛的發生?

導讀:
在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中,一些企業由于不可抗力或意外事故而導致企業嚴重虧損、資不抵債,無力償還貸款。因此,對借款糾紛中利息的審查,不應僅限于當事人雙方有無爭議了事。考慮到利息問題的專業性,為防止錯案發生,建議在人民法院配備必要的技術輔助設施或者引入第三方的獨立審查。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那么銀行借貸糾紛有哪些以及怎樣避免銀行借貸糾紛的發生?。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在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中,一些企業由于不可抗力或意外事故而導致企業嚴重虧損、資不抵債,無力償還貸款。因此,對借款糾紛中利息的審查,不應僅限于當事人雙方有無爭議了事。考慮到利息問題的專業性,為防止錯案發生,建議在人民法院配備必要的技術輔助設施或者引入第三方的獨立審查。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關于銀行借貸糾紛有哪些以及怎樣避免銀行借貸糾紛的發生?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銀行借貸糾紛有哪些
(一)貸款方審查制度不嚴。不法分子乘機鉆空子,利用虛假證明,私刻他人印章,偽造保人手續等手段騙取國家貸款。
(二)借款方因不可抗力或意外事故,履行合同困難。在借款合同糾紛案件中,一些企業由于不可抗力或意外事故而導致企業嚴重虧損、資不抵債,無力償還貸款。
(三)借款人經營虧本,沒有償還能力,也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另外,借款人為躲避債務,外出打工,沒有確切地址而導致欠款不能歸還,信用社為此起訴的也不在少數。
(四)借款人只顧個人利益,不信守合同,信譽低下,合同到期后,有償還能力卻拖欠不還。有些企業、部門單位頻繁更換法定代表人,也使得銀行對于誰是借款人不能判斷,造成糾紛。
(五)擔保人法律知識欠缺,有還款能力,拒不承擔保證人的義務,因這類案件均有擔保人,且擔保人不止一個,當借款人不能按期歸還借款時,按照《擔保法》的規定,作為連帶擔保的保證人就應承擔還款責任,但絕大多數擔保人,這方面的法律知識欠缺,弄不清一般擔保與連帶擔保的區別,認為借款人應先還款,造成糾紛。
二、怎樣避免銀行借貸糾紛的發生
(一)對于不法分子利用貸款鉆空子、開虛假證明、私刻他人印章、偽造擔保人手續,騙取國家財產構成犯罪的,應及時移交公安機關。
(二)強化銀行的舉證、說明責任鑒于利息計算問題的專業性、復雜性,應當要求銀行就利息的計算過程提供完整、詳細的書面說明,充分接受質證。特別是對于利息占本金比例較大的案件,強化銀行的舉證、說明責任已經勢在必行。
(三)對于一次性償還確有困難的借款人,可以判決分期償還,這樣就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執行的壓力,也體現了實事求是的原則,維護了人民法院判決的嚴肅性,同時也避免了審理中判決即時償還而交付執行后又因被告無償還能力而被迫中止執行的尷尬局面。
(四)對于有還款能力而拒不履行法院生效的判決、裁定的,應及時采取拘留、罰款等措施強制執行,以便更好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及法律的尊嚴。
原告申請訴訟保全提出后,對于被告的財產應及時的予以查封、扣押或凍結,以保證案件的順利執行。
(五)采取必要的技術輔助措施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是審判的基本原則之一。
因此,對借款糾紛中利息的審查,不應僅限于當事人雙方有無爭議了事。考慮到利息問題的專業性,為防止錯案發生,建議在人民法院配備必要的技術輔助設施或者引入第三方的獨立審查。
(六)引入對格式合同的審查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具體執行中,可以要求銀行提供經主管部門備案的格式合同作對照,同時要求銀行對合同內容的提示、說明提供必要證據。對于審查發現的無效條款,應當依法作出處理。
以上就是關于銀行借貸糾紛有哪些以及怎樣避免銀行借貸糾紛的發生的一些問題解答,希望能幫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