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的區別:一、法定繼承是指按法律規定的繼承人范圍、繼承順序和遺產分配原則進行的繼承;遺囑繼承是指按被繼承人生前所立遺囑中指定的繼承人繼承其遺產所進行的繼承。二、法定繼承人的繼承份額是根據所有法定繼承人的情況和贍養扶養情況來確定的;遺囑繼承人的繼承份額是財產所有人在遺囑中確定的。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
內容: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如果債權人與債務人存在債權債務關系的話,在一般情況下,合同具有相對性,債權人只能找債務人還錢,但是有債務轉移的情形。下面催天下小編為大家解答。債務轉移是指由第三人取代原債務人的地位,成為合同中新的債務人而向債權人履行債務,原債務人則脫離債的關系。而并存的債務承擔是第三人單方表示代替債務人清償債務,并沒有和債權人或債務人達成轉讓債務的協議。那么債務轉移與債務承擔區別是什么?。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翁玉素律師
2022.02.0977人收看
-
姚平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1916 人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婚姻家庭、房產糾紛
-
答轉繼承跟代位繼承基于的區別是:1、代位繼承主要是因繼承人死亡而產生,轉繼承因受遺贈人做出轉讓受遺贈的表示而產生;2、轉繼承主體沒有限制,而代位繼承人只包含被代位繼承人的直系晚輩血親;3、適用范圍不同;4、其他不同。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繼承編的解釋(一)》第三十八條
繼承開始后,受遺贈人表示接受遺贈,并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遺贈的權利轉移給他的繼承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
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
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
內容:轉繼承是指繼承人在被繼承人死亡之后,遺產分割之前,因為某種緣故尚未實際取得遺產而死亡或被宣告死亡,其應繼承份額轉由他的法定繼承人繼承。那么代位繼承和轉繼承具體區別包括哪些。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王學瑞律師
2022.02.09425人收看
-
-
答被繼承人存款遺產轉移原則上認定是不合法的行為,如果轉移存款的人有繼承權,是取走的屬于其應得的合法遺產份額是合法的;如果是轉移了其他繼承人可以繼承的份額,可以要求其進行返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條
繼承開始后,知道被繼承人死亡的繼承人應當及時通知其他繼承人和遺囑執行人。繼承人中無人知道被繼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繼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繼承人生前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負責通知。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條
存有遺產的人,應當妥善保管遺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吞或者爭搶。
-
內容:債權債務概括轉移和債務承擔區別在哪債務承擔,是指在不改變合同的前提下,債權人、債務人通過與第三人訂立轉讓債務的協議,將債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承擔的法律現象。債權債務概括轉移實際包括了債權讓與和債務承擔兩個行為,但又不是這兩個行為的簡單疊加。債權債務概括轉移生效條件:1、要有合法有效的合同存在;2、該合同應為雙務合同;3、應原合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與第三人達成合同承受的意思表示;4、應經原合同對方當事人同意。那么債權債務轉移和債務承擔區別在哪?。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姚平律師
2022.02.09796人收看
-
李孟陽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457 人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交通事故
-
答1、前提條件不同。代位繼承因繼承人死亡而產生,轉繼承因受遺贈人做出轉讓受遺贈的表示而產生;2、繼承主體不同。轉繼承主體沒有限制,而代位繼承人只包含被代位繼承人的直系晚輩血親;3、適用范圍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條 繼承開始后,繼承人于遺產分割前死亡,并沒有放棄繼承的,該繼承人應當繼承的遺產轉給其繼承人,但是遺囑另有安排的除外。
-
內容: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代位繼承以子女先于父母死亡為適用的前提條件,代位繼承人也只限于被代位繼承人的晚輩直系血親。遺囑繼承不發生代位繼承,遺囑繼承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遺囑不得執行,按照法定繼承來繼承。六是在代位繼承中,配偶不得互相代位繼承,即丈夫為被代位人時,妻不代夫,妻子為被代位人時,夫不代妻。七是發生代位繼承時,代位人替代被代位人的繼承地位與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共同繼承,代位繼承人與第一順序繼承人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那么代位繼承和第一繼承的區別。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任冰峰律師
2022.02.11843人收看
-
段建國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1289 人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債權債務、刑事辯護、建設工程、民間借貸
-
答第三人代為履行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由合同以外的第三人代替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合同義務的情形。債務轉移是指債務在不同主體之間的轉移。債務轉移不僅必須由原債務人和新債務人達成協議,而且必須經原債權人同意。《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條。
-
內容:在進行房產繼承時,需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房產繼承后,需要到有關部門進行房產過戶,這才算是有效的,那么房產繼承費用和房產過戶費用的區別有哪些呢?子女繼承房屋的,免交契稅,其他手續費總共不到200元。這是繼承的首要條件。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被繼承人死亡后,如果其生前立有遺囑,或是曾經與某一社會組織或個人簽訂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應當先按遺囑或遺贈扶養協議的內容對遺產進行處理。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那么房產繼承費用和房產過戶費用的區別有哪些。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李楠楠律師
2022.02.09387人收看
-
任冰峰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54 人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建設工程、房產糾紛、債權債務、合同糾紛
-
答秉承和繼承的區別:秉承,指接受、承接;按命令或指示辦事或處理問題秉承旨意。繼承是指一個對象直接使用另一對象的屬性和方法。也指按照法律或遵照遺囑接受死者的財產、職務、頭銜、地位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條 國家保護自然人的繼承權。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條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相互有繼承關系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推定沒有其他繼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繼承人,輩份不同的,推定長輩先死亡;輩份相同的,推定同時死亡,相互不發生繼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
內容:繼承公正則是繼承人死亡后被繼承人到公證處辦理的證明繼承權及繼承行為合法、真實的活動。遺囑的分類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遺囑包括公證遺囑和非公證遺囑兩類非公證遺囑是指公民所立的遺囑沒有經公證處公證包括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等。公證遺囑和非公證遺囑的區別1、公證遺囑是經國家公證機關證明的遺囑該遺囑除非經法定程序不得認定為不真實和不合法因為公證遺囑本身證明的就是該遺囑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其他遺囑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在發生爭議時按照法定程序確認。那么遺囑公證與繼承公證的區別是什么。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楊一凡律師
2022.02.10501人收看
-
崔玉君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1202 人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債權債務、合同糾紛、民間借貸
-
答法律規定的繼承權,只是繼承人享有的一種期待權;而將房產贈與子女,這種行為不叫繼承,叫生前贈與。如果被繼承人沒有死亡,繼承關系就不會發生,只有在被繼承人死亡以后,繼承權才會成為既得權。遺囑繼承權的實現,必須存在被繼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遺囑和被繼承人已死亡,否則遺囑繼承關系也不會發生的。如父母健在,其房地產子女就不能繼承。父母意愿將自己的房產贈與子女是可以的,但這種行為叫生前贈與,不叫繼承。繼承人依法取得的遺產,必須是被繼承人生前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或者是依法可以繼承的其他的合法財產權益。不能把家庭共有財產、夫妻共有財產以及合伙財產不加分割作為遺產來繼承。一切非法所得的財產不屬于遺產,不得繼承。《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條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相互有繼承關系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推定沒有其他繼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繼承人,輩份不同的,推定長輩先死亡;輩份相同的,推定同時死亡,相互不發生繼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條 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并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托。
-
內容:遺贈的客體只包括財產權利不包括消極的財產義務但執行遺囑不得妨礙清償遺贈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受遺贈人只有依法在法定期間內明確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時才視為接受否則視為放棄遺贈。而遺囑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處理前明確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才能有效。受遺贈人無權參與遺產分配這也不同遺囑繼承人。遺贈人設立的遺囑不符合法定形式遺贈無效。受遺贈人須為在遺贈人的遺囑生效時生存之人。先于遺贈人死亡或者與遺贈人同時死亡的公民不能成為受遺贈人因為其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那么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黃東潔律師
2022.02.10349人收看
-
-
答律師回復中...
-
內容: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區別1、適用范圍不同代位繼承只適用于法定繼承,而轉繼承同時適用于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轉繼承是《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2條中規定。《繼承法》第10條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那么代位繼承和轉繼承有什么區別。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周春花律師
2022.02.09515人收看
-
吳夢云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472 人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合同糾紛、債權債務、建設工程
-
答《民法典》規定遺贈屬于單方、無償的法律行為。受遺贈人若是在法定期間內沒有作出是否接受的意思表示,視為放棄受遺贈。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遺囑中的繼承人應當是法定繼承人。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條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條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并由遺囑人、代書人和其他見證人簽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條打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簽名,注明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條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消除后,遺囑人能夠以書面或者錄音錄像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
-
內容:繼承權的放棄與喪失有哪些明顯區別一、放棄繼承權,是繼承人自愿放棄無償取得被繼承人的合法遺產的權利。這種行為是出自繼承人自身內心意思的真實表示;喪失繼承權,是繼承人有《繼承法》第七條規定行為之一,經人民法院認定并作出判決而被剝奪其繼承權,這種被剝奪是依法強制執行的,不以被剝奪人的意志為轉移。那么繼承權的放棄與喪失有哪些明顯區別。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劉曉紅律師
2022.01.31616人收看
-
-
答胎兒娩出時是死體的,之前保留的份額在被繼承人的法定繼承人之間按法定繼承辦理。但是如果胎兒出生時是活體,只是在出生后夭折的,出生后的嬰兒已經取得保留份的遺產份額,之后夭折,該份額的財產就是這嬰兒的遺產了,應該在嬰兒的法定繼承人之間分割。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條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娩出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第十六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
內容:根據《民法典》中的規定,遺囑在合法有效的情況下,是優先于法定繼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那么遺囑和法定繼承人有區別的如何處理。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林艷英律師
2022.02.11592人收看
-
李維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1174 人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物業費糾紛、供暖費用糾紛
-
答1、移送管轄的法院原本就沒有管轄權,移送的僅僅是案件。而移轉管轄是原本自己有管轄權的,可是由于一些原因致使自己無法受理而移交給其他法院。2、移送管轄一般在同級法院之間進行,而移轉管轄在上下級法院之間進行。3、移送管轄無需上級法院決定或同意,移轉管轄必須經上級法院的決定或者同意。《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 第六十二條 屬于公安機關職責范圍但不屬于本單位管轄的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案件或者發現案件的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應當依法先行采取必要的強制措施或者其他處置措施,再移送有管轄權的單位處理:(一)違法嫌疑人正在實施危害行為的;(二)正在實施違法行為或者違法后即時被發現的現行犯被扭送至公安機關的;(三)在逃的違法嫌疑人已被抓獲或者被發現的;(四)有人員傷亡,需要立即采取救治措施的;(五)其他應當采取緊急措施的情形。行政案件移送管轄的,詢問查證時間和扣押等措施的期限重新計算。
-
內容: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那么父母監護權轉移影響財產權繼承嗎。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李孟陽律師
2022.02.11436人收看
-
-
答宅基地贈與與繼承的區別:1、宅基地上的建筑物使用權可以繼承,宅基地上的建筑物繼承后,繼承人可取得宅基地使用權;但宅基地上的房屋贈與后,受增對象不一定能取得宅基地使用權;2、宅基地繼承只能發生在享有繼承權的人身上;宅基地贈與不受對象范圍;3、宅基地繼承與宅基地贈與所繳納的稅費稅率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其中,涉及占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
-
內容:遺贈和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贈與”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的實質是財產所有權的轉移。立遺囑人為遺贈人,接受遺贈的人稱遺贈受領人。遺贈是遺囑人用遺囑的方式將個人財產的一部或全部于死后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種法律制度。源于羅馬繼承法。現被各國繼承立法所普遍采用成為遺囑制度中的重要內容。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法定繼承、遺囑繼承、遺贈和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那么遺贈和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孔孟廷律師
2022.02.10296人收看
-
趙金保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1277 人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交通事故
-
答(一)性質不同。繼承是指財產所有權從被繼承人轉移給繼承人,權利主體發生變更;而分家析產是財產所有權的進一步明確,即進一步明確家庭共有財產的各共有人具體對哪一部分共有財產享有獨立有所有權,不發生整個財產所有權主體變更的問題。(二)財產基礎不同。繼承的財產基礎是被繼承人遺留的生前個人財產,即可用于繼承的是被繼承人遺留的生前個人財產,而分家析產的財產基礎是家庭共有財產,即供分家析產之用的財產是全部家庭共有財產,家庭成員對此享有共同的所有權, 至于家庭成員個人所有的財產則不屬于分家析產的對象。《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1、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2、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
內容:代位繼承和轉繼承是指繼承人無權行使繼承權,繼承人的繼承人行使被繼承人財產繼承權的情形,這兩種方法是不同的。轉繼承,是指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實際接受遺產前死亡,該繼承人的法定繼承人代其實際接受其有權繼承的遺產。代位繼承與轉繼承的處理1、對代位繼承的處理《繼承法》第11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五是代位繼承只適用于法定繼承。那么代位繼承與轉移繼承的處理方法。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張嘉娛律師
2022.02.09193人收看
-
-
答轉繼承是指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死亡,其繼承的遺產份額轉由其繼承人承受的一種連續繼承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1、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2、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
內容:遺贈與遺贈扶養協議有何區別遺贈指人用遺囑的方式將其的一部分或全部,于死后贈給國家、集體和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種法律制度。遺贈扶養協議與遺贈都是財產所有人對自己的財產在生前作出處分,在死后實現財產所有權轉移的行為,但是兩者有以下的區別:1.遺贈扶養協議是雙方法律行為,而遺贈是單方法律行為。遺贈扶養協議采用合同形式,而遺贈的意思表示采用遺囑形式。那么遺贈與遺贈扶養協議有何區別。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馮清琴律師
2022.02.15328人收看
-
郭銘芝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64 人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建設工程、債權債務、交通事故、合同糾紛
-
答繼承糾紛與分家析產糾紛的區別:1.訴的種類不同,繼承糾紛是一種確認之訴,而分家析產糾紛是一種給付之訴;2.訴訟時效不同;3.繼承與分家析產發生時間不同;4.處理方式不同。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條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
內容:但監護人繼承資格喪失的,不再具有繼承權。本條規定的有關個人、組織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前款規定的個人和民政部門以外的組織未及時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的,民政部門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后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那么民法典中監護權轉移的繼承權怎么辦。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邢穎律師
2022.02.11354人收看
-
陳明月律師
主任律師
- 幫助過 47 人
- 好評率 99.3%
- 5 分鐘響應
擅長: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