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暴力躲在棉被里的哭泣

導讀:
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損害賠償的要點家庭冷暴力是什么3月4日上午10點半,記者見到嬌小瘦弱的張老師,她的眼睛里仍有掩飾不住的緊張和恐懼。現狀30%家庭存在暴力根據全國婦聯的調查,中國2.7億個家庭中大約有30%存在家庭暴力。有16%的女性承認遭受過配偶的暴力,還有5%和2.6%的女性表示受過配偶精神傷害和性虐待。在家庭暴力案件中,80%以上是丈夫對妻子實施的。此外,家庭暴力也不僅是毆打,還有性攻擊、婚內強奸、威脅、限制自由,以及辱罵或者使用傷害自尊的語言等精神暴力。中國法學會在《反對針對婦女的家庭暴力對策研究與干預》的研究中發現,長期不與妻子說話、辱罵妻子等精神暴力更加普遍。那么家事暴力躲在棉被里的哭泣。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損害賠償的要點家庭冷暴力是什么3月4日上午10點半,記者見到嬌小瘦弱的張老師,她的眼睛里仍有掩飾不住的緊張和恐懼。現狀30%家庭存在暴力根據全國婦聯的調查,中國2.7億個家庭中大約有30%存在家庭暴力。有16%的女性承認遭受過配偶的暴力,還有5%和2.6%的女性表示受過配偶精神傷害和性虐待。在家庭暴力案件中,80%以上是丈夫對妻子實施的。此外,家庭暴力也不僅是毆打,還有性攻擊、婚內強奸、威脅、限制自由,以及辱罵或者使用傷害自尊的語言等精神暴力。中國法學會在《反對針對婦女的家庭暴力對策研究與干預》的研究中發現,長期不與妻子說話、辱罵妻子等精神暴力更加普遍。關于家事暴力躲在棉被里的哭泣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案例
18年婚姻多年傷害
40多歲的張老師是北京某中學的英語教師。今年1月5日,她不堪忍受丈夫多年非打即罵的對待,終于向法院提出了離婚請求,帶著女兒離開家搬到了學校。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損害賠償的要點
家庭冷暴力是什么
3月4日上午10點半,記者見到嬌小瘦弱的張老師,她的眼睛里仍有掩飾不住的緊張和恐懼。她說,搬到學校以來,其丈夫先后于2月12日、20日、27日三次跑來學校,強行要求她回家。他闖進辦公室,沒好好說一句話就硬拽我,掐住我的脖子不放。當時,張老師逃到走廊上尋求幫助,眾多老師制止了其丈夫的行為。目擊了整個過程的王老師告訴記者:他當時抓著張老師就跟抓小雞似的。
張老師說:我和他1985年結婚,婚前他對我就有毆打行為。婚后平靜了兩三年,自從有了孩子以后,因為一些小事,他經常對我打罵。1994年冬天,張老師跟一名50多歲男老師在辦公室印考卷時關了門,招致丈夫的猜忌,丈夫將她扒光了衣服進行檢查。說到這里,張老師激動得身子直顫抖。1996年的春節前的一個深夜,因為一點兒小事他們爭吵起來,丈夫用巴掌使勁地抽她耳光,扒光張老師的衣服,用手指扣住瘦弱妻子的鎖骨將她往暖氣片上撞,撞擊的疼、灼熱的燙讓張老師無法忍受,她崩潰了,操起床邊的剪刀扎傷了自己。我真的不敢回家了。說到這里,張老師的身體抽搐成一團。
張老師17歲的女兒告訴記者:爸爸對我們非打即罵,只要一聽到他的腳步聲,我就會放下飯碗,躲回自己的小屋。我怕,真的怕他哪天會把我和媽媽怎么著了!2003年大年初四,他大聲罵媽媽,我實在聽不下去了,就說了一句:有你這樣的爸爸我覺得恥辱!他沖過來猛抽我的耳光,還把我的右肩弄骨折了。小姑娘說:我當時一滴眼淚都沒有流,這么多年,我終于把這句話說出來了。
張老師的同事王老師說:張老師的丈夫老懷疑她有什么男女關系,可其實根本沒有啊。張老師只能用工作來驅散心理上的陰影。
18年的遭遇,張老師也曾想過離婚,但親戚們勸說、丈夫簽保證書,讓她一次次打消念頭。在最近一次遭丈夫恐嚇后,她終于向法院提出了離婚請求。
張女士的丈夫則說:不在氣頭上誰會動手打人?誰整天忙還沒點兒火氣呢。我沒想把這個家拆散,只想回去好好過,是我的錯我改不就得了,都這個歲數了,還折騰什么呀。
說起自己的經歷,張老師和身邊的女兒不止一次淚如雨下。她左手被剪刀刺的傷口觸目驚心。
現狀
30%家庭存在暴力
根據全國婦聯的調查,中國2.7億個家庭中大約有30%存在家庭暴力。社會學家則認為,實際數字要高得多。2002年全國婦聯組織接受的關于家庭暴力的信訪量達3.66萬件。有16%的女性承認遭受過配偶的暴力,還有5%和2.6%的女性表示受過配偶精神傷害和性虐待。
在家庭暴力案件中,80%以上是丈夫對妻子實施的。中國法學會受虐婦女支持小組宋美婭告訴記者,在受虐女性中,有的挨過刀子,有的被煙頭燙得渾身傷疤施暴者手段極其殘忍。受虐婦女除了身體留下的損傷,大多數都精神恍惚,時刻處于恐懼狀態。
精神暴力更為普遍
家庭暴力經常被說成丈夫打老婆,但事實并不這么簡單,還有許多親密關系中也存在家庭暴力,例如男女朋友同居關系、前夫前妻關系等等。
此外,家庭暴力也不僅是毆打,還有性攻擊、婚內強奸、威脅、限制自由,以及辱罵或者使用傷害自尊的語言等精神暴力。近幾年,很多人使用精神暴力也就是所謂冷暴力。中國法學會在《反對針對婦女的家庭暴力對策研究與干預》的研究中發現,長期不與妻子說話、辱罵妻子等精神暴力更加普遍。
知識女性加強維權
根據律師的分析,受害女性年齡大多在2040歲左右,已婚女士占90%以上。
絕大多數咨詢者和尋求援助者的目的,并不是要達到夫妻雙方分道揚鑣,而是尋求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在家庭中應得的權益,同時通過法律手段教育男方。只有不到10%的來訪者要通過法律徹底斷絕夫妻關系。家庭暴力常常是來訪女性咨詢內容中的附加部分,多被包含在離婚訴訟或傷害賠償等糾紛中,單純因為遭遇家庭暴力來尋求援助的女性極少。
男方的施暴形式和他的文化教育水平、社會地位有一定的聯系。近幾年來,高級知識分子對伴侶實施家庭暴力的案例不斷增多。中國法學會反對家庭暴力網絡研究中心的宋美婭說:并不是知識分子打老婆的多了,而是這方面的投訴在增加,這說明女性的自我保護意識在逐漸提高,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心要面子。
宋美婭說:家庭暴力的發生與我們的文化背景有關,與社會權力結構有關。在打老婆的男性當中,一些是在社會上比較成功的男性,他們通過暴力來進一步確認自己的權力;而另一部分則是在社會上失去了權力的男性,他們只能寄希望通過暴力來尋找失去的權力,求得心理上的平衡。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們眼中的老好人,關上家門卻變成暴徒的原因。
分析
缺少保障強吞苦果
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丈夫的虐待,像張女士這樣的婦女為什么不離開?
中國法學會受虐婦女支持小組在調查中發現,家庭暴力的發生一般呈循環性,是有周期性的。首先是情緒的累積階段,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就進入爆發階段,男性在施暴過后,多對女方賠禮認錯、買禮物、表示悔恨、發誓不再犯等等,這時女方往往心一軟,原諒對方。受害者常滿懷希望,認為施暴者會改變,但是絕大多數情況是,這一循環再次簡單地重復。
事實上,受虐婦女留在家里更是一種被動的選擇。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孩子需要照顧;長期處在被控制的狀態下,缺乏獨立面對社會的勇氣;害怕施暴者報復,也怕連累家人與朋友的生命安全;認為離婚是一種恥辱;離開家沒有地方可去;試圖離開時遭到更強烈的暴力;試圖離開時沒有得到社會支持,結果陷入更深的困境等等。
受虐者不離開原有的家庭,是因為離開可能要經歷更大的風險。當她們試圖離開時,如果沒有社會保障她們的安全和人身自由,或者未能獲得基本的生存條件,她們就很難選擇離開。
壓力導致暴力
解鈴還需系鈴人,造成男方實施暴力行為的原因是什么?婦聯工作人員從社會學、心理學角度提出一些觀點:
1.工作壓力增大。下崗、競爭等現代管理制度使很多男性不堪重負。部分男性的心理調節能力差,在這樣的壓力下產生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沒有得到正常的疏通,而是通過變態的暴力、虐待心理發泄出來。
3.家庭角色女強男弱。許多現代女性以女強人的姿態出現,經濟收入較高,社會交往頻繁,男方則處于依附女方的地位。男方常常處于妒忌、猜忌的心理狀態,害怕身邊人對自己嘲諷,又擔心女方會離開自己,往往采用極端方式,粗暴干涉對方生活。一旦雙方矛盾激化,男方就通過暴力方式欺侮妻子,得到心理上征服的快感。
4.女方自身問題。有些女性不敬老人,嚴重缺乏家庭責任心。男方多次勸說無效,盛怒之下采取錯誤的解決方式。還有些女性在丈夫面臨工作壓力,如下崗等問題時冷嘲熱諷、數落丈夫沒本事,養不起家,男方在自尊受到極大傷害時,容易產生不冷靜行為。
5.性的不和諧。性的不和諧也是導致家庭暴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些男士不能滿足妻子的正常需要,總是擔心妻子會有紅杏出墻,最后陷入自己被背叛的心理旋渦中無法自拔,使用暴力手段得到征服的心理平衡感。
困境
婦聯只能勸說
2000年3月5日,北京第一個婦女維權站在東城區北新橋街道草園社區辦公室建立,這個維權站聘請了專業律師和心理醫生為婦女解決疑難。北新橋街道婦聯主席柯憶榮說,家庭暴力的維權相對比較難,作為群團組織,沒有處罰權、執法權,這使婦聯在處理這類問題上只能扮演一個勸說者的角色。一位工作人員慨嘆:我們最大的感覺就是力不從心,有勁沒處使。
出路
用法律保護自己
法律援助中心的常律師指出,對于來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的受害婦女,除了為她們提供法律意見,必要的時候,他們可以聯系公安機關、婦聯等相關部門協調解決。如果求助者要求法律訴訟,則分為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想提出民事訴訟的求助者,可以通過個人起訴、法院立案,由法院根據起訴人的傷情和意愿決定是否進行法醫鑒定,進而審理宣判。對于那些被暴力侵犯傷情嚴重的受害婦女,可到公安局報案,經法醫鑒定為輕傷以上者,由當地檢察院提起公訴,追究施暴人的刑事責任。
律師對如何防范婦女遭受家庭暴力,提出了幾點建議:
1.男女雙方均應多接受心理素質教育,平時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加強心理調節能力,尤其是在工作和社會壓力大的時候,保持平常心和樂觀的態度。
2.婦女要增強獨立意識,在經濟上和人格上避免過分依附男方。
3.男方加強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心胸寬廣一些,多學會寬容。
4.婦女的經濟和社會地位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社會要加強對婦女遭受家庭暴力的關注,加大保護婦女權益的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