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后犯罪可以緩刑嗎

導讀:
可以適用緩刑就可以適用。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根據我國刑法典第72條、第74條的規定,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但必須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適用緩刑,因而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只能是審判人員的一種推測或預先判斷,這種推測或判斷的根據,依法只能是犯罪情節較輕、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綜上所述,醉酒后犯罪是和清醒時犯罪受一樣的處罰,不會從輕或從重,并且如果符合緩刑的條件,是可以適用緩刑的,不會因是醉酒犯罪就認定不能適用緩刑,緩刑的適用是有條件限制的,依據法律的規定進行適用就行。那么醉酒后犯罪可以緩刑嗎。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醉酒后犯罪可以緩刑嗎
醉酒人犯罪與清醒時犯罪一樣處罰,且不會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可以適用緩刑就可以適用。
《刑法》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根據我國刑法典第72條、第74條的規定,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緩刑的根本條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雖然被判處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但是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不能表明不予關押也不致再危害社會,不能宣告緩刑。但必須注意的是,由于犯罪人尚未適用緩刑,因而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只能是審判人員的一種推測或預先判斷,這種推測或判斷的根據,依法只能是犯罪情節較輕、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在這兩個因素中,犯罪情節較輕屬于已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的社會危害性較小,應當綜合主觀惡性與客觀危害兩個方面加以綜合評判。犯罪人悔罪表現較好屬于未然之罪的范疇,主要表明犯罪人的再犯可能性較小,應當根據犯罪人的罪后各種表現,并適當考慮犯罪人的一貫表現作出評判。
綜上所述,醉酒后犯罪是和清醒時犯罪受一樣的處罰,不會從輕或從重,并且如果符合緩刑的條件,是可以適用緩刑的,不會因是醉酒犯罪就認定不能適用緩刑,緩刑的適用是有條件限制的,依據法律的規定進行適用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