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刑只能住一個地方嗎?

導讀:
社區矯正人員因就醫、家庭重大變故等原因,確需離開所居住的區縣,在七日以內的,應當提交申請并經司法所批準;超過七日的,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后報經區縣司法局批準。社區矯正人員經批準離開所居住區縣不得超過一個月。準予外出在本市區域內務工、經商或上學的社區矯正人員,外出期間仍由居住地司法所進行監管,暫住地司法所應當協助進行監管,并且每月將了解掌握到的情況書面通報居住地司法所。居住地司法所應當與暫住地司法所簽訂監管委托書,暫住地司法所應當接受居住地司法所的委托。那么緩刑只能住一個地方嗎?。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緩刑只能住一個地方嗎
緩刑期間,只能在規定的范圍內活動。緩刑期間,可以就學、就業不受限制,但是不能超過你的活動范圍。確需超范圍就學、就業的須向你現在的司法所、司法局提交申請,并由司法局向你即將去的地區司法局發函協助進行社區矯正工作,明確答復同意協助管理的,才可以到地方去就業、就學,并到當地的司法局報到,接受社區矯正工作。
二、法律依據
《北京市社區矯正實施細則》規定:
第二十七條社區矯正人員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區縣。
社區矯正人員因就醫、家庭重大變故等原因,確需離開所居住的區縣,在七日以內的,應當提交申請并經司法所批準;超過七日的,由司法所簽署意見后報經區縣司法局批準。返回居住地后,應當立即向司法所報告。準予外出的,司法所還應及時向公安派出所書面通報。
社區矯正人員經批準離開所居住區縣不得超過一個月。管制、緩刑、假釋社區矯正人員確因務工、經商、上學需長期離開所居住區縣的,原則上應在本市區域內選擇就業、經商、上學,區縣司法局可每三個月審批一次。
準予外出在本市區域內務工、經商或上學的社區矯正人員,外出期間仍由居住地司法所進行監管,暫住地司法所應當協助進行監管,并且每月將了解掌握到的情況書面通報居住地司法所。居住地司法所應當與暫住地司法所簽訂監管委托書,暫住地司法所應當接受居住地司法所的委托。
在犯罪事實被認定后,如果犯罪嫌疑人認罪態度良好,且后續不會給社會帶來危害的情況下,一般會判罰緩刑。緩刑期間需要在規定的范圍內活動,可以從事正常的社會活動。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緩刑期間沒有發生違法犯罪行為,那么在緩刑結束后,可以不會再面對監禁的判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