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代購是否違法

導讀:
目前相當部分微商并未辦理工商注冊登記也未向第三方交易平臺提交相應的身份信息以“零門檻”“零審核”的方式直接開店銷售涉嫌行政違法。那么微商代購是否違法。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微商代購是否違法
需結合實際情況討論。
1、微商也要營業執照根據國家工商總局頒布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第7條規定
從事網絡商品交易的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工商登記并且向第三方交易平臺提交其姓名、地址、有效身份證明、有效聯系方式等真實身份信息。目前相當部分微商并未辦理工商注冊登記也未向第三方交易平臺提交相應的身份信息以“零門檻”“零審核”的方式直接開店銷售涉嫌行政違法。
2、部分微商進行的海外商品代購已經涉嫌走私根據海關法第47條規定
從境外購物入境的應當如實申報物品的種類、價格、用途等信息。入境物品“自用”的可以免稅或者征收較低的關稅“轉售”則要征收較高的貿易關稅且不能免稅。目前微商境外代購的盈利大多來源于未繳納貿易關稅以“自用”免稅入境繼而改“自用”為“轉售”從中牟利。根據刑法第154條第2項規定“未經海關許可并且未補繳應繳稅額擅自將特定減稅、免稅進口的貨物、物品在境內銷售牟利的”構成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視其情節輕重及金額大小分別給予行政處罰或刑事處罰。
3、部分微商參與的通過“分銷”“代銷”等模式銷售商品的行為涉嫌違法傳銷
正常合法的銷售模式是商家從廠家或上家進貨然后向下家銷貨決定其利潤的是進價與售價之間的價差下家之后的銷售行為與商家利潤無關。而傳銷的本質在于“多層次相關聯經營”即商家的利潤不僅與進價、售價相關更取決于下家之后的“銷售”行為。當前微商圈中存在不少“分銷”“代銷”模式實行“跨級提成”以代銷產品的名義招募代理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并直接或間接以發展人數以及下線的銷售情況作為計酬返利的依據。根據國務院頒布的禁止傳銷條例第7條及刑法第224條之一的規定這一銷售模式屬于傳銷性質視其涉案的層級、人數及金額情況可能會受到行政或刑事處罰。
二、微商需履行的法定義務有哪些
依法納稅、主體登記、開具發票到按照約定退還押金、保護知識產權、保障消費者數據安全和交易安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
這些規定實施后微商等所有電子商務經營者的經營活動將得以進一步規范各方權利義務將得以進一步明確。為進一步規范微商行業、促進其健康發展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于去年開展“微商企業信用認證”工作包括微商企業信用認證、微商誠信身份認證和微商產品追溯三部分消費者可以在商務部中國商務信用平臺和全國人員誠信信息查驗平臺進行查詢。
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不得刪除消費者對其平臺內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的評價。同時未來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致力于建立健全信用評價制度公示信用評價規則為消費者提供對平臺內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進行評價的途徑。
電子商務法第七十六條
電子商務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中的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八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一未在首頁顯著位置公示營業執照信息、行政許可信息、屬于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情形等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鏈接標識的
二未在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終止電子商務的有關信息的
三未明示用戶信息查詢、更正、刪除以及用戶注銷的方式、程序或者對用戶信息查詢、更正、刪除以及用戶注銷設置不合理條件的。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對違反前款規定的平臺內經營者未采取必要措施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