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留薪期工資怎么辦?

導讀:
所謂停工留薪期,是指職工因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并享受有關待遇的期限。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停工留薪期間原工資待遇不變,即按月支付月工資。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標準:以發生工傷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為基數計算其原工資標準;如果職工發生工傷前在用人單位工作未滿12個月,則應按工傷前實際工作月數所發工資總額的月平均工資計算其原工資標準;如果發生工傷前職工工作尚未滿1個月,也就是在尚未支付工資的情況下,則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月工資計算其原工資標準較為合理。那么停工留薪期工資怎么辦?。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所謂停工留薪期,是指職工因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并享受有關待遇的期限。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停工留薪期間原工資待遇不變,即按月支付月工資。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標準:以發生工傷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為基數計算其原工資標準;如果職工發生工傷前在用人單位工作未滿12個月,則應按工傷前實際工作月數所發工資總額的月平均工資計算其原工資標準;如果發生工傷前職工工作尚未滿1個月,也就是在尚未支付工資的情況下,則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月工資計算其原工資標準較為合理。關于停工留薪期工資怎么辦?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所謂停工留薪期,是指職工因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并享受有關待遇的期限。
停工留薪期是多久?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
停工留薪期間,工資怎么辦
《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原工資待遇不變,該怎么理解?
停工留薪期間原工資待遇不變,即按月支付月工資。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標準:以發生工傷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為基數計算其原工資標準;如果職工發生工傷前在用人單位工作未滿12個月,則應按工傷前實際工作月數所發工資總額的月平均工資計算其原工資標準;如果發生工傷前職工工作尚未滿1個月,也就是在尚未支付工資的情況下,則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月工資計算其原工資標準較為合理。
(責任編輯:湯先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