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查處利用合同進行的違法行為的暫行規定(第二次修正)

導讀:
第一條 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利用合同進行的違法行為,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牟取非法利益為目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利用合同手段或者形式,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依法應受行政處罰的行為。第三條 縣級以上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查處利用合同進行的違法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受到前款所述的欺詐行為侵害,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查處合同欺詐行為時,應當提供必要的證據。那么關于查處利用合同進行的違法行為的暫行規定(第二次修正)。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第一條 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利用合同進行的違法行為,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牟取非法利益為目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利用合同手段或者形式,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依法應受行政處罰的行為。第三條 縣級以上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查處利用合同進行的違法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受到前款所述的欺詐行為侵害,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查處合同欺詐行為時,應當提供必要的證據。關于關于查處利用合同進行的違法行為的暫行規定(第二次修正)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第一條 為了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利用合同進行的違法行為,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牟取非法利益為目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利用合同手段或者形式,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利益,依法應受行政處罰的行為。
第三條 縣級以上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查處利用合同進行的違法行為。
第四條 合同當事人不得采用下列欺詐手段騙取財物:
(一)偽造合同的;
(二)盜用、假冒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三)虛構主體資格的;
(四)虛構貨源或者合同標的物的;
(五)故意交付部分貨物(貨款)騙取全部貨款(貨物),或者騙取貨款(貨物),拒不交付貨物(貨款)的;
(六)定作方無正當理由中止履行合同,不退還所收定金、質量保證金、履約保證金、預付款、材料款等費用,或者拒不支付加工費的;
(七)利用虛假廣告和信息,誘人簽訂合同,騙取中介費、立項費、培訓費等費用的;
(八)其他利用合同欺詐對方當事人的。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受到前款所述的欺詐行為侵害,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查處合同欺詐行為時,應當提供必要的證據。
第五條 合同當事人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占、損害國有資產:
(一)通過賄賂簽訂、履行合同騙取國有資產的;
(二)通過合資、合作或者聯營合同,無償或者未經評估低價占有國有資產的;
(三)通過合同將國有資產交給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或者個人經營或者占有的;
(四)其他利用合同造成國有資產及其收益流失的。
第六條 合同當事人不得采用下列手段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一)利用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
(二)利用合同倒賣國家禁止或者限制流通物資的;
(三)雙方惡意串通,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
(四)其他利用合同危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
第七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得為他人實施本規定第四條、第五條、第六條規定的違法行為提供證明、執照、印章、帳戶、憑證以及其他便利條件。
第八條 違反本規定第四條、第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按《投機倒把行政處罰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十五條第一款第(八)項和第二款的規定處罰,情節嚴重的,除按前述規定處罰外,還可按《投機倒把行政處罰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十五條第三款的規定處罰。
前款所稱情節嚴重,是指具有下列情節之一的:
(一)以合同欺詐行為騙取財物為主要收入的;
(二)曾經因從事合同欺詐行為受過處罰而再犯的;
(三)造成嚴重后果的。
第九條 違反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第(二)、(三)、(四)項和第六條第一款第(三)、(四)項規定的,視其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警告、處以違法所得額三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三萬元,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條 違反本規定第六條第一款第(一)、(二)項規定的,視具體情節,按《投機倒把行政處罰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一)、(二)、(三)、(四)項和第三款的規定處罰。
第十一條 違反本規定第七條,為采取欺詐手段騙取財物、利用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利用合同倒賣國家禁止或者限制流通物資提供便利條件的,沒收非法所得,沒收物品,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還可以視情節給予通報批評、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為其他利用合同
進行的違法行為提供便利條件的,處以違法所得額三倍以下的罰款,但最高不超過三萬元,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二條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查處利用合同進行的違法行為的程序,適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
第十三條 違反本規定的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除依法進行行政處罰外,應當依照有關規定,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十四條 本規定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2000年12月1日發布 2001年6月1日起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