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立合同后合并或者分立的處理

導讀:
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本條是關于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合并或者分立的規定。根據民法通則的精神,本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此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當事人合并、分立需要辦理有關手續的,當事人應當遵守該規定辦理。外資企業法第十條規定,外資企業分立、合并或者其他重要事項變更,應當報審查批準機關批準,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那么訂立合同后合并或者分立的處理。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本條是關于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合并或者分立的規定。根據民法通則的精神,本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此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當事人合并、分立需要辦理有關手續的,當事人應當遵守該規定辦理。外資企業法第十條規定,外資企業分立、合并或者其他重要事項變更,應當報審查批準機關批準,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關于訂立合同后合并或者分立的處理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訂立合同后合并或者分立的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
本條是關于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合并或者分立的規定。
當事人合并一般指兩種情況,一是指兩個以上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并成為一個新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由新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被合并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和義務。另一種情況是指一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被撤銷后,將其債權債務一并轉讓給另一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當事人分立是指一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被分為兩個以上的新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原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和義務由新的法人承擔。當事人合并和分立雖然也是一種權利和義務的概括轉讓,但當事人合并或者分立引起的債權債務關系的轉讓一般不通過合同來約定,而是根據法律的規定進行,具有其自身的特點,所以,本條對當事人合并或者分立的情況做出了專門規定。
當事人分立和合并不僅是現實中經常出現的情況,也是容易出現糾紛的問題。在我國市場經濟秩序還未完全建成的情況下,一些法人或者組織假借分立或者合并轉移債務,逃避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造成了社會和經濟秩序的混亂。我國民法通則第四十四條針對企業法人分立和合并的情況規定,企業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權利和義務由變更后的當事人承擔或分別承擔履行合同的義務和享受應有的權利。根據民法通則的精神,本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債務人和債權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分立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因此,當事人合并或者分立后,不僅原有的一切債權和債務,依法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而且原有的財產所有權、經營權、知識產權等也移轉給合并或者分立后的企業。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不少法人和其他組織根據市場要求和國家的政策,進行了重組和改建。一些法人、其他組織被兼并或者被撤銷;另一些法人、其他組織分立為新的法人或者組織。無論法人、其他組織的這些改變是出于何種原因,其合并或者分立后的債權及債務都應當按照法律的規定來確定,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止假借合并或者分立逃避債務,更好地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此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當事人合并、分立需要辦理有關手續的,當事人應當遵守該規定辦理。根據民法通則第四十四條的規定,企業法人分立向登記機關辦理登記并公告。所以,企業法人分立的,還應當到有關機構辦理登記手續,并予以公告,使債權人能了解企業的變更情況。外資企業法第十條規定,外資企業分立、合并或者其他重要事項變更,應當報審查批準機關批準,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因此,外資企業出現分立或者合并情形的,還應當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