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對外國離婚判決承認制度

導讀:
涉外法律關系愈加復雜,如果一國之離婚判決在外國不能發生效力,不僅影響當事人利益,于其他利害關系人之利益也受到侵害,故現今各國對于外國法院判決多在有條件下加以承認。但各國承認外國離婚判決的具體做法又各有側重,下面舉例分而述之。當第二位妻在英國法院請求離婚時,夫主張再婚系無效,因依英國管轄權之原則,捷克法院無離婚管轄權,故其判決不應為英國法院所承認。還應指出的是,英國法院對非司法離婚,例如依當事人協議,或依宗教法規所為之片面離婚等也予承認。但必須是離婚配偶之住所地法承認此種離婚方式。那么各國對外國離婚判決承認制度。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涉外法律關系愈加復雜,如果一國之離婚判決在外國不能發生效力,不僅影響當事人利益,于其他利害關系人之利益也受到侵害,故現今各國對于外國法院判決多在有條件下加以承認。但各國承認外國離婚判決的具體做法又各有側重,下面舉例分而述之。當第二位妻在英國法院請求離婚時,夫主張再婚系無效,因依英國管轄權之原則,捷克法院無離婚管轄權,故其判決不應為英國法院所承認。還應指出的是,英國法院對非司法離婚,例如依當事人協議,或依宗教法規所為之片面離婚等也予承認。但必須是離婚配偶之住所地法承認此種離婚方式。關于各國對外國離婚判決承認制度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涉外法律關系愈加復雜,如果一國之離婚判決在外國不能發生效力,不僅影響當事人利益,于其他利害關系人之利益也受到侵害,故現今各國對于外國法院判決多在有條件下加以承認。
綜觀各國立法及有關國院條約的規定,一般認為,承認外國判決之條件應當是:
A.原判決國法院必須具有合格的管轄權。各國對于離婚的管轄規定,前文已有詳述,但以何國法律來判斷原判決國法院已取得合格管轄權,眾說不一,但絕大數國家均認為應以國內法作為判斷的標準。
B.判決已經生效。
C.訴訟程序公正。
D.判決必須合法取得而非以欺騙手段取得。
E.不存在"訴訟競合"。
F.承認與執行外國判決不違背內國公共秩序。
但各國承認外國離婚判決的具體做法又各有側重,下面舉例分而述之。
1.英國對于外國離婚判決之承認。
至1953年止,英國僅對當事人住所地之外國離婚判決加以承認,若非住所地法院之離婚判決,即使婚姻關系在英國成立,而當事人又為英國人;或者配偶外國人,而婚姻又系外國成立,皆不能獲得英國法院之承認,可見英國法院承認外國離婚判決對離婚訴訟管轄權限制之嚴,但這種管轄權行使原則最近已有所修正,著名的Indyxa v.Indyka判例樹立了關于承認外國判決之新原則,本案案情如下:捷克籍之妻在捷克得到一缺席裁判離婚,其夫有住所于英國,捷克法院之離婚管轄關系建立在當事人國籍或居所上。當第二位妻在英國法院請求離婚時,夫主張再婚系無效,因依英國管轄權之原則,捷克法院無離婚管轄權,故其判決不應為英國法院所承認。但英國貴族院最終承認捷克法院有離婚管轄權,其一致之見解以為,凡請求離婚者與為裁判離婚之法院有真實與重要之牽連時(real and ostantial connection),該判決自應為英國法院所承認。
還應指出的是,英國法院對非司法離婚,例如依當事人協議,或依宗教法規所為之片面離婚等也予承認。但必須是離婚配偶之住所地法承認此種離婚方式。
2.美國對于外國離婚判決之承認。
美國法院著重審查外國判決是否與法院地公共秩序相抵觸,引用二個判例如下:
⑴.Gould v. Gould,在本案中紐約州上訴法院承認法國法院對美籍夫婦之離婚裁判。離婚理由是為妻之通奸,此理由依紐約州法亦屬可成立裁判離婚。當事人均曾參加法國之訴訟,紐約州法院指出,夫住所設在紐約,但其過去曾連續五年與其妻居住于法國,且法國法院系適用紐約州法為離婚之準據法。至于法國法院是否有離婚管轄權這一點,紐約州法院則言:就本案之案情以觀,承認法國法院判決不致抵觸本州之政策。雖然當事人在住所地法院不在法國,本州非必須承認該法院之判決,但承認既符合禮讓之原則,又不抵觸本州之公共政策,本州自不被禁止承認。[page]
⑵.Scort v.Scort,本案中加州(California)最高法院承認一墨西哥離婚判決,蓋由于事實審法庭認定原告乃善意之墨西哥住民.本案中值得注意的是Traynor法官所發表之贊同意見,他引用Gould v .Gould及其他英國判例就僅對當事人住所地法院之判決始予承認之正確合理性,表示懷疑看法。他認為依加州法律,如果外國法院之判決依該判決國法律是有效的,則加州即應予承認,除非抵觸我們的公共秩序。
由上述判例中可窺見加州及紐約州法律對外國法院判決所持之態度,Gould判例所采之標準,近似英國Indyka所采真實及重要之牽連原則,而Trayor法官所謂外國判決僅于違反加州公共秩序時方不加以承認,也不外指外國法院對當事人婚姻身份顯然欠缺正當利益,或當事人有規避內國法律之企圖等情形。
3.我國臺灣地區對外國法院判決之承認
臺灣地區民事訴訟法第402條規定:"外國法院之確定判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不認其效力。
(一)依中華民國之法院,外國法院無管轄權者。
(二)敗訴之一造,為中華民國人而未應訴者,但開始訴訟所需之通知或命令已在該國送達本人,或依中華民國法律上之協助送達者,不在此限。
(三)外國法院之判決有背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
(四)無國際相互之承認者。"
從上述規定看,除相互原則外,其余與各國一般做法并無二致。
4.香港地區對外國法院離婚判決的承認
香港地區對外國離婚判決的承認規定于《婚姻訴訟條例》第55條至62條,其主要內容可概括為:
A.原判決國法院取得管轄權以當事人習慣居所或國籍為依據:"任何外地離婚或合法分居,如在獲準或分居的國家提出有關訴訟的當日有下列情形的,或被承認為有效--(a)夫妻任何一方慣常在該國居住的;或(b)夫妻任何一方為該國公民。"
B.外國法院判決已經生效且合法取得:"外地離婚及合法分居指下列的離婚及合法分居--(a)在香港以外國家經司法及其他訴訟程序獲準的;以及(b)根據該國的法律為合法有效的。"
C.外國法院進行的訴訟程序應該是公正的:"為決定外地離婚或合法分居能否依本部規定獲得承認,任何在訴訟中對事實所作出的裁定(不論為明示或暗示),如果有關的離婚或合法分居根據該裁定而獲準的,且法院在上述訴訟中的裁判權是以此為根據的,則該等有關事實的裁定--(a)如果夫妻雙方均參加了訴訟,可以視為有關事實的決定性證據,以及(b)在其他情況下,除能提出反證外,可以視為有關事實的足夠證據。"[page]
D.承認外國判決不違背香港法律:"在香港以外地區獲準的離婚或合法分居,如在批準或獲準時,依香港法律(包括其國際私法規則以及本部規定),雙方之間并無婚姻關系,則有關的離婚或合法分居在香港將不獲承認。"
5.我國關于承認外國法院離婚判決的規定
關于我國法院和外國法院相互承認和執行判決的制度,主要規定在《民事訴訟法》第266條、267條、268條,這些條文的內容,概括起來,主要是:
⑴.我國人民法院和外國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要在對方得到承認和執行,既可由當事人直接向對方有管轄權的法院(在我國為有管轄權的中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請,也可由法院向對主提出請求。但如由法院提出請求,依《民事訴訟法》第266條和第267條的規定,必須以有共同約束的條約或存在互惠為依據。
⑵.此種判決或裁定,必須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
⑶.對于需要得到我國法院承認和執行的外國判決、裁定,不論是由當事人直接申請還是由外國法院請求,人民法院都必須依照共同受約束的國際條約或互惠原則進行審查。
⑷.經審查,認為該外國判決、裁定不違反我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不危害我國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承認其效力,發出執行令,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執行,否則,不予承認和執行。
從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68條規定來看,如果既無條約關系,也存在互惠關系,我國對外國法院判決是不予承認和執行的,但對外國法院離婚判決的承認不在此限。最高人民法院于1991年7月5日通過的《關于中國公民申請承認外國法院離婚判決程序的規定》第1條指出:"對與我國沒有訂立司法協助協議的外國法院作出的離婚判決,中國籍當事人可以根據本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承認該外國法院的離婚判決。"并沒有規定以互惠為前提。
對不予承認的外國法院的離婚判決,上述《規定》第12條作了列舉:
(一)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力;
(二)作出判決的外國法院對案件沒有管轄權;
(三)判決是在被告缺席且未得到合法傳喚情況下作出的;
(四)該當事人之間的離婚案件,我國法院正在審理或已作出判決,或者第三國法院對該當事人之間作出的離婚案件判決已為我國法院所承認。
(五)判決違反我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危害我國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
根據上述《規定》第2條,我國法院承認外國法院離婚判決,僅限于離婚效力,對夫妻財產分分割、生活費負擔、子女撫養方面的判決不予承認。此外,2000年2月29日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法院受理申請承認外國法院離婚判決案件有關問題的規定》對法院受理申請承認外國法院離婚判決案件的范圍作了新的規定:[page]
一、中國公民向人民法院申請承認外國法院離婚判決,人民法院不應以其未在國內締結婚姻關系而拒絕受理;中國公民申請承認外國法院在其缺席情況下作出的離婚判決,應同時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該判決的外國法院已合法傳喚其出庭的有關證明文件。
二、外國公民向人民法院申請承認外國法院離婚判決,如果其離婚的原配偶是中國公民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如果其離婚的原配偶是外國公民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可告知其直接向婚姻登記機關申請再婚登記。
三、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承認外國法院離婚調解書效力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并根據《關于中國公司申請承認外國法院離婚判決程序問題的規定》進行審查,作出承認或不予承認的裁定。
從上述規定看,申請承認離婚雙方均為外國公民的外國法院離婚判決,我國人民法院仍不予受理。申請承認外國法律文書,應向以下法院提出:
(一)國務院批準設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
(二)省會、自治區首府、直轄市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
(三)經濟特區、計劃單列市中級人民法院;
(四)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人民法院;
(五)高級人民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