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水泥路面改造施工質量控制

導讀:
所以水泥路面的改造工作是公路工程中一項重要工作。以下論文主要介紹水泥路面施工改造中原料的選擇及其具體施工方法,以期對于改造施工質量的提高有所裨益。水泥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最重要的膠凝材料,其質量直接影響水泥混凝土路面彎拉強度、抗沖擊振動性能、疲勞壽命、穩定性和耐久性等關鍵性能,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外加劑的用量一般不超過水泥用量的5%,常用的外加劑有引氣劑、減水劑、促凝劑、早強劑、防凍劑及阻銹劑等。那么淺析水泥路面改造施工質量控制。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所以水泥路面的改造工作是公路工程中一項重要工作。以下論文主要介紹水泥路面施工改造中原料的選擇及其具體施工方法,以期對于改造施工質量的提高有所裨益。水泥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最重要的膠凝材料,其質量直接影響水泥混凝土路面彎拉強度、抗沖擊振動性能、疲勞壽命、穩定性和耐久性等關鍵性能,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外加劑的用量一般不超過水泥用量的5%,常用的外加劑有引氣劑、減水劑、促凝劑、早強劑、防凍劑及阻銹劑等。關于淺析水泥路面改造施工質量控制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建筑工程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水泥路面建成通車后,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使用過程,為保證路面的行駛功能,保持通車,必須進行必要的養護和管理工作。路面建設時間一般不超過三年,如果路面結構能夠按設計使用年限正常發揮作用,養護與管理工作要長達二十年,甚至更長。所以水泥路面的改造工作是公路工程中一項重要工作。在路面建成后早期,路面狀況良好,隨時間增長,病害逐漸出現,并呈加速發展的趨勢。所以,病害發展到一定階段或路面結構承載能力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就要考慮采取改造手段來恢復路面的行駛功能。以下論文主要介紹水泥路面施工改造中原料的選擇及其具體施工方法,以期對于改造施工質量的提高有所裨益。
1水泥路面改造施工中原料的選擇
1)水泥的選擇。水泥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中最重要的膠凝材料,其質量直接影響水泥混凝土路面彎拉強度、抗沖擊振動性能、疲勞壽命、穩定性和耐久性等關鍵性能,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所用水泥應滿足抗折強度高、耐疲勞、收縮小、耐磨性強、抗凍性好的要求。常用的路用水泥有道路硅酸鹽水泥、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等。重交通路面宜使用旋窯道路硅酸鹽水泥,也可采用旋竊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正常施工條件下,宜使用普通型水泥,不宜使用R型水泥。
2)外加劑的選擇。混凝土外加劑已被列為混凝土混合料的必備成分。外加劑的用量一般不超過水泥用量的5%,常用的外加劑有引氣劑、減水劑、促凝劑、早強劑、防凍劑及阻銹劑等。有抗(鹽)凍要求地區、橋面、路線石、路肩及貧泥凝土基層必須使用引氣劑,無抗敖(涼)要求地區,二級及二級以上公路路面混凝土中應使用引氣劑。引氣劑的作用是改善和易性,減少泌水,提高抗滲性,抗凍性PR時有減水作用,增強耐力性,減少干縮和溫縮變形、緩解了堿集料反應和化學侵蝕膨脹。為改善所拌混凝土和易性(水灰比低時和易性差)需使用減水劑。如木質素等減水劑(簡稱M劑)、茶系減水劑(NF、MF)、水溶性樹脂(密胺樹脂)類減水劑(SN)等。
2水泥路面施工改造的具體施工方法
2.1需要改造地點的檢查
需要改造地點最重要的是基層,基層的寬度、路拱與標高、表面平整度和壓實度,均應檢查其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符之處,應予整修,否則,將使面層的厚度變化過大,而增加其造價或減少其使用壽命。半剛性基層的整修時機很重要,過遲難以修整且很費工。當在舊砂石路面上鋪筑混凝土路面時,所有舊路面的坑洞、松散等損壞,以及路供橫坡或寬度不符合要求之處,均應事先翻修調整壓實。混凝土攤鋪前,基層表面應灑水潤濕,以免混凝土底部的水分被干燥的基層吸去,變得疏松以致產生細裂縫,有時也可在基層和混凝土之間鋪設薄層瀝青混合料或塑料薄膜。
2.2施工器械的選用
根據施工路線的長短和所采用的運輸工具,混凝土可集中于一個場地拌制,也可以在沿線選擇幾個場地,隨改造工程進展情況遷移,拌和場地的選擇首先要考慮使運送混合料的運距最短;同時拌和場還要接近水源和電源。此外,拌和場應有足夠的面積,以供堆放砂石材料和建水泥庫房。根據技術設計要求與當地材料供應情況,做好混凝土各組成材料的試驗,進行混凝土各組成材料的配合比設計。拌和設備按拌和過程的生產方式可以分為間歇式攪拌樓和連續式攪拌樓。間歇樓是每鍋單獨稱料的,因此,攪拌精確度高于連續攪拌樓,棄料少,宜優先選配間歇攪拌樓。實踐證明,也可使用連續式攪拌樓,它亦能夠達到滑模攤鋪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要求。連續攪拌樓應配備兩個攪拌鍋或一個長度足以攪拌均勻的攪拌鍋,并應在攪拌鍋上配備電視監控設備。前者是為了保證拌合物勻質性和熟化程度,后者是為了保障安全。
2.3施工細節中應該注意的問題[page]
填縫料的填補:填縫料常因高溫被擠出而失落,日久老化而失去彈性。因此,一般在冬季縫隙增寬時增補或更新填縫料,使縫隙填料保持飽滿不滲水,避免雜物等不可壓縮的材料混入。
1)裂縫的修補。對較小裂縫,應及時將裂縫內的塵土清除干凈,再灌填瀝青砂封縫;或用環氧樹脂膠結。對嚴重的裂縫,宜先將松動部分鑿掉并清除干凈后,在干燥情況下,用液體瀝青涂刷縫壁,再填入瀝青砂搗實、燙平,并以細砂覆蓋。裂縫的修補工作宜在秋末冬初縫隙較寬時進行。
2)麻孔、剝落、局部磨損和坑洞的修補。先將塵土碎屑清除干凈,再用水泥砂漿或硫磺水泥填補。硫磺水泥強度高,能與多種材料粘結,快硬、不需養生,并有耐酸抗滲作用。有時也可用摻有濃度聚乙酸乙烯乳液的水泥砂漿進行修補。或先涂敷環氧樹脂或水泥漿,然后用摻有早強劑的混凝土填補。大面積磨耗的處理:當磨損、剝落面積較大時,可用堅硬石料進行雙層瀝青表面處治。粘層油應用較稠的瀝青,用量應稍多,以免剝落。對已磨光的路面,國外常鋪上防滑瀝青砂封層,或者用割槽機將路面割出小橫槽,以恢復抗滑力。
3)斷裂的修理。根據斷裂位置把混凝土板鑿成長方形槽,刷洗干凈后,用水泥砂漿涂抹槽壁和底面,然后以混凝土填補。較徹底的辦法是將凹槽壁鑿至貫通整個板厚,并在凹槽邊緣板厚中央打孔插入鋼筋,鋼筋一半伸出洞外,用最大粒徑為10mm的細石混凝土填孔并搗實。待細石混凝土硬結后,再將凹槽邊壁潤濕,涂刷水泥漿一道,然后將與原來相同的混凝土澆入槽中夯搗密實。
4)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鋪。水泥混凝土路面經過一段時間使用之后,行車軸載和軸次大大增加,可能會出現某些損壞,從而不能滿足使用要求,而需要加強。為了使混凝土路面加厚設計符合實際,既能適應結構強度要求,又不造成浪費,對舊混凝土路面強度特性和力學參數應進行必要的測試和評定,以便獲取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有關力學參數,包括基礎回彈模量、混凝土面板的抗折強度和抗折彈性模量。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強度和模量的評定簡稱為強度評定。
路面在使用過程中,其使用性能會因行車荷載和環境因素的不斷作用而逐漸變壞。路面使用性能的惡化,將增加車輛的運行費用,包括泛油、輪胎和保修材料的消耗及行程時間等費用。因而,在路面使用期內,還需繼續投入大量資金用以養護或改建,使之保持一定的使用性能。以上論文粗淺的分析了水泥路面改造施工中質量控制的幾點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