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程序有哪些

導讀:
首先,應以“質量通知單”的形式通知施工單位,要求其停止有質量缺陷部位和與其有關聯部位及下道工序施工,需要時,還應要求施工單位采取防護措施。那么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程序有哪些。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首先,應以“質量通知單”的形式通知施工單位,要求其停止有質量缺陷部位和與其有關聯部位及下道工序施工,需要時,還應要求施工單位采取防護措施。關于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程序有哪些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建筑工程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施工質量事故處理的基本方法
修補處理、加固處理、返工處理、限制使用、報廢處理以及不作處理。
一般可不做專門處理的情況有:不影響結構安全、生產工藝和使用要求的;后道工序可彌補的質量缺陷;法定檢測單位鑒定合格的;出現的質量缺陷,經原設計單位核算仍能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
二、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程序有哪些
工程質量事故發生后,一般可以按以下程序進行處理。
1、當發現工程出現質量缺陷或事故后,現場監理人員應及時上報總監。首先,應以“質量通知單”的形式通知施工單位,要求其停止有質量缺陷部位和與其有關聯部位及下道工序施工,需要時,還應要求施工單位采取防護措施。同時,要視情況而定是否上報主管部門。
2、施工單位接到質量通知單后,在項目總監的組織與參與下,盡快進行質量事故的調查,寫出調查報告。調查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
(1)與事故有關的工程情況。
(2)質量事故的詳細情況,諸如質量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性質、現狀及發展變化情況等。
(3)事故調查中有關的數據、資料。
(4)質量事故原因分析與判斷。
(5)是否需要采取臨時防護措施。
(6)事故處理及缺陷補救的建議方案與措施。
(7)事故涉及的有關人員和責任者的情況。
事故情況調查是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礎,有些質量事故原因復雜,常涉及勘察、設計、施工、材料、維護管理、工程環境條件等方面,因此,調查必須全面、詳細、客觀、準確。
3、在事故調查的基礎上進行事故原因分析,正確判斷事故原因。
事故原因分析是確定事故處理措施方案的基礎。正確的處理來源于對事故原因的正確判斷項目總監應當組織設計、施工、建設單位等各方參加事故原因分析。
4、在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礎上,集中研究,由承包單位制訂事故處理方案,并報項目總監理工程師批準。
制定的事故處理方案,應體現:安全可靠,不留隱患,滿足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等原則。如果一致認為質量缺陷不需專門的處理,必須經過充分的分析、論證。
5、確定處理方案后,由項目總監指令承包單位按既定的處理方案實施對質量缺陷的處理。
如果發生的質量事幫不是由于施工單位方面的責任原因造成的,則處理質量缺陷所需的費用或延誤的工期,應給予施工單位補償。
6、在質量缺陷處理完畢后,項目總監應組織有關人員對處理的結果進行嚴格的檢查、鑒定和驗收,寫出“質量事故處理報告”,提交業主或建設單位,并視情況而定是否上報有關主管部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