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現場碰撞點的判斷

導讀:
事故現場碰撞點的判斷1、汽車碰撞固定物體汽車碰撞固定物體時,無論碰撞后固定物是否產生位移,用固定物體原始位置與汽車的接觸點就能確定碰撞接觸點。在這種情況下,碰撞位置必然在現場汽車停放位置的后方。所以碰撞接觸點應在汽車前保險杠之后,根據遺留在路面上的自行車輪胎挫劃痕跡或行人的鞋底挫劃痕跡,被撞者身上或自行車上掉下來的物品等進行判斷。因此,輪胎挫印的位置,可作為判斷碰撞接觸點的依據。那么事故現場碰撞點的判斷。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事故現場碰撞點的判斷1、汽車碰撞固定物體汽車碰撞固定物體時,無論碰撞后固定物是否產生位移,用固定物體原始位置與汽車的接觸點就能確定碰撞接觸點。在這種情況下,碰撞位置必然在現場汽車停放位置的后方。所以碰撞接觸點應在汽車前保險杠之后,根據遺留在路面上的自行車輪胎挫劃痕跡或行人的鞋底挫劃痕跡,被撞者身上或自行車上掉下來的物品等進行判斷。因此,輪胎挫印的位置,可作為判斷碰撞接觸點的依據。關于事故現場碰撞點的判斷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核心內容:碰撞是指運動著的車輛以其運動方向的正面與對方接觸的事故。碰撞接觸點就是碰撞雙方最初的接觸部位在路面上的投影位置。事故現場中碰撞點如何判斷呢?下面由小編為您解答。
事故現場碰撞點的判斷
1、汽車碰撞固定物體
汽車碰撞固定物體時,無論碰撞后固定物(包括停駛的車輛)是否產生位移,用固定物體原始位置與汽車的接觸點就能確定碰撞接觸點。
2、汽車碰撞行人或自行車
由于決定雙方碰撞沖量的質量和速度相差懸殊,因此碰撞后不會導致汽車運動速度和運動方向的明顯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碰撞位置必然在現場汽車停放位置的后方。所以碰撞接觸點應在汽車前保險杠之后(汽車前行事故),根據遺留在路面上的自行車輪胎挫劃痕跡或行人的鞋底挫劃痕跡,被撞者身上或自行車上掉下來的物品等進行判斷。
3、汽車正面相撞
汽車正面相撞時,由于兩車均沿同一直線運動,碰撞后兩車的停駛位置一般不會偏離原先的行駛方向。通常,當兩車變形相當時,沖量大的車將使沖量小的車由碰撞位置后移,故碰撞位置應在沖量大的汽車保險杠后方。由于碰撞瞬間車輛前軸負荷突變以及碰撞力可能使前輪輪胎產生橫向挫滑的結果,前輪胎將在路面上留下較正常輪印寬而重的挫痕。因此,輪胎挫印的位置,可作為判斷碰撞接觸點的依據。另外,還可根據碰撞掉落的前燈玻璃等掉落物體判斷碰撞接觸點。
4、追尾相撞
追尾的后車碰撞行駛的前車,前車將在碰撞力的作用下加速,碰撞后兩車一起向前運動,碰撞接觸點應在停駛后的后車前保險杠之后。
5、側面相撞
無論是側面正交或斜交相撞,被撞車都可能程度不同地偏離原先的行駛路線,車輛偏離原行駛路線的程度雖然與兩車各自的沖量對比有關,但車輛碰撞后的運動趨勢又受到碰撞接觸部位、車輛型式和結構、操縱系統狀態(車輪制動狀態、轉向輪偏轉角度)、附著系數諸因素影響,所以側面碰撞的碰撞接觸點很難運用運動學關系通過簡單定量分析得出可靠結果。一般依靠各種碰撞事故資料及經驗進行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