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如何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請求

導讀:
我國現有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交通事故導致受害人殘疾或者死亡的,賠償權利人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法院都會酌情判決;對于交通事故致人傷害的,法院原則上不支持精神損害撫慰金。那么交通事故中,如何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請求。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我國現有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交通事故導致受害人殘疾或者死亡的,賠償權利人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法院都會酌情判決;對于交通事故致人傷害的,法院原則上不支持精神損害撫慰金。關于交通事故中,如何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請求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我國的交通事故發生率一直不低。交通事故都是可大可小,可是不論事故的大小,都很難處理的。小事故,雙方當事人協商好賠償事項,大事故不僅要走更多的法律程序,賠償的事項相對也會更多。
在交通事故中,應怎樣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請求呢?
我國現有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交通事故導致受害人殘疾(經過傷殘鑒定確定為十到一級)或者死亡的,賠償權利人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法院都會酌情判決;對于交通事故致人傷害(尚不夠殘疾)的,法院原則上不支持精神損害撫慰金。但是,如果賠償權利人為老年人、殘疾人、嬰幼兒或孕婦等特殊人群的,即使賠償權利人所受傷害尚不構成殘疾,基于人道主義,法院一般會酌情判決精神損害撫慰金;但是,不會超過對交通事故致人殘疾、死亡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對受害人的身體造成損害,必然使其精神受到一定創傷,給予經濟上的補償是一種精神撫慰,我國法律對此也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對于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的時間,有限制性的規定,當事人應該在提出人身侵權賠償的同時提出精神損害的訴訟請求,否則,人身侵害訴訟結束后,不能就同一交通事故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訴訟,即便提出了,人民法院也不予受理。
總而言之,交通事故并不是好事,在行車過程中大家都應遵守交通規則,保持專注,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的幾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