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土地補償協議怎么簽訂

導讀:
承包期內,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發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時,承包方對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有權獲得相應的補償,承包期內,承包農戶進城落戶的,引導支持其按照自愿有償原則依法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將承包地交回發包方,也可以鼓勵其流轉土地經營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所以,企業可以要求政府進行產權調換,實踐中有政府與企業談不攏,最后下發了征收補償決定,給予被征收企業一次性貨幣補償,被企業以剝奪其選擇補償方式為由訴至法院,并勝訴撤銷征收補償決定的案例。
一、個人土地補償協議怎么簽訂?
可以直接簽訂書面形式的協議。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二、最新農村土地承包法
目前正在實施的《土地承包法》是于2018年12月29日進行了第二次修訂的版本。涉及的新內容有:1、改變了以往進程農戶必須退出承包的規定;2、規定土地經營權可以入股;3、承包土地的承包方資格放寬;4、承包耕地的最長期限延長;5、承包人可以對承包地進行二次流轉;6、土地承包的用途不再強制規定為農業用途等。
法律法規一、《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條
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當事人均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時合同成立。在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訂立,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時,該合同成立。
二、《農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
第十七條:承包方享有下列權利:(一)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的權利,有權自主組織生產經營和處置產品;(二)依法互換、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三)依法流轉土地經營權;(四)承包地被依法征收、征用、占用的,有權依法獲得相應的補償;(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第二十一條: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前款規定的耕地承包期屆滿后再延長三十年,草地、林地承包期屆滿后依照前款規定相應延長。第二十七條: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國家保護進城農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作為農戶進城落戶的條件。承包期內,承包農戶進城落戶的,引導支持其按照自愿有償原則依法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將承包地交回發包方,也可以鼓勵其流轉土地經營權。承包期內,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發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時,承包方對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產能力的,有權獲得相應的補償。
國有土地上企業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企業在拆遷時可以自主選擇要貨幣補償還是房屋產權調換。實踐中很多企業因為有大量的員工,且盈利情況良好,拆遷后在自行尋找房屋和土地困難,很可能就因為無法尋找到合適的可以替代的房屋和土地會面臨解散。貨幣補償僅僅是對企業損失的補償,但是無法解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所以,企業可以要求政府進行產權調換,實踐中有政府與企業談不攏,最后下發了征收補償決定,給予被征收企業一次性貨幣補償,被企業以剝奪其選擇補償方式為由訴至法院,并勝訴撤銷征收補償決定的案例。
所以企業在征收中要了解自己的合法權益。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補償方式,當然企業選擇的補償方式并不一定會贏得政府的同意,這種情況下企業就要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尋求與政府平等談判的機會,得到合法、合理的補償。
相關法律依據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被征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被征收人選擇產權調換的,征收人應提供用于產全調換的房屋,并于被征收人計算、結清被征收房屋價值與用于產權調換房屋價值的差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