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防衛要不要負刑事責任

導讀:
正當防衛是我國刑法賦予公民對抗犯罪行為的一種權利,公民遭受犯罪行為的侵害時,有權進行自衛,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在自衛的過程中,可能造成他人人身傷害,那么正當防衛要負刑事責任嗎?大律網網上律師平臺整理了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正當防衛要不要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造成不法侵害人人身傷害的,不負刑事責任,也不負民事賠償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條【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辯護責任。
二、防衛過當是怎么認定的
防衛過當是超過正當防衛必要限度的行為,認定防衛行為是否過當,必須認真地分析判斷其防衛行為是否具有防衛過當的特征。
1、從不法侵害的強度方面來認定防衛過當。不法侵害的強度是一個綜合系統指標,既要分析不法侵害的手段、緩急、參加人數等,又要分析防衛的地點、手段、后果及主體的體力和心理態度。如果防衛強度明顯大于不法侵害強度,這種強度又不是制止不法侵害行為所必須的,即是懸殊的或是完全多余的,這就應認定為防衛過當,應負刑事責任。
2、從正當防衛的時間性上來認定防衛過當。正當防衛的時間性就是要求正當防衛人認清不法侵害的緊迫性,如果防衛人不立即采取防衛行為,就會造成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益遭到侵害。
3、從正當防衛保護的法益性質來認定防衛過當。這是認定防衛過當最關鍵的因素和最重要的認定規則。正當防衛所保護的法益性質,決定著不法侵害行為的性質,從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正當防衛的強度和時間上的緩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