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如何認定陰陽合同的效力

導讀:
在現實社會中大家都知道對于雙方進行交易的話是要簽訂相關的協議的,但是有的合同是屬于陰陽合同,這樣的話對于合同效力需要認定。面對這樣的情況下,那么對于民法典中如何認定陰陽合同效力呢?下面就由大律網小編為大家解答相關的內容。
一、民法典中如何認定陰陽合同的效力
民法典規定,陰陽合同效力認定的標準是: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條件】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二、什么是陰陽合同
陰陽合同(又稱“黑白合同”)并非法律術語,其概念主要明確于《招標投標法》頒行之后?!瓣柡贤睘榻涍^合法的招投標程序,該合同在建設工程管理部門備案,形式合法的合同。與之相反,“陰合同”是在建設工程管理部門未進行備案或變更登記的合同。
陰陽合同廣義通俗的解釋即陽合同為合法備案登記的合同,陰合同則為不合法未備案登記的合同。陰陽合同的概念已延伸到各大領域,主要有招標投標、建筑工程和房屋買賣。
陰陽合同一般因為“陰陽合同”中的“陽合同”因不體現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而不發生效力,而“陰合同”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而認定為有效合同,“陰合同”只要內容合法,同樣受到法律保護。然而,如果利用“陰陽合同”實施違法行為,或者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違法的目的,則不僅偽裝的“陽合同”無效,被偽裝的“陰合同”也因內容違法而無效。因此,對陰陽合同要慎之又慎。
實踐中,鑒于買賣雙方簽訂“陰陽合同”的行為嚴重違反了中國稅收管理規定,有關部門查實后,如果屬于一般偷稅行為,行政機關有權給予罰款、拘留等行政處罰;如果偷稅數額較大、次數較多,則可能構成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