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朋友防衛算正當防衛嗎

導讀:
公民合法權益遭受犯罪行為的侵害,或者發現犯罪行為損害公共或者國家利益時,可以對犯罪行為進行制止,如果因此造成不法分子損害的,一般屬于正當防衛,那么替朋友防衛算不算正當防衛?大律網小編整理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替朋友防衛算正當防衛嗎
朋友的人身或者財產權益如果正在遭受不法侵害,為保護朋友利益不受侵害,而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十條【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二、怎樣認定假想防衛
?
1、不法侵害行為的實際不存在。
說白了就是沒有人對你實施侵害行為,也就是假設的想象的防衛而非真正的防衛。
2、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防衛意圖。
這種防衛的意圖來源于行為人主觀上判斷錯誤,如果行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會產生防衛意圖,假想防衛當然也就不會發生。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為人一方面假想不法侵害已經到來,另一方面卻不是出于防衛意圖實施反擊,而是意圖加害對方,并導致嚴重危害后果的發生,對此,應作為一種故意犯罪對待而非假想防衛。
3、行為人的“防衛”行為給無辜者造成了損害。
由于行為人誤將他人行為視為不法侵害行為,因而作出錯誤的防衛反擊,進而導致不應有的危害后果的產生。假想防衛行為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社會危害性,行為人并因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