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買賣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管轄)

導讀:
在北京,當事人任何一方提起上訴應向原審人民法院遞交上訴狀等材料及上訴費用,由原審人民法院將上訴材料及一審案卷報送至二審法院,一審案件的當事人收到一審法院做出的判決書,對判決不服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三、繳納上訴費當事人提出上訴的,上訴案件的案件受理費由上訴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訴狀時預交,一、提起上訴遞交的材料當事人提起上訴,需要在十五日內將上訴狀、一審判決書復印件一份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對方又上訴“分家析產”
一審案件的當事人收到一審法院做出的判決書,對判決不服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一、提起上訴遞交的材料
當事人提起上訴,需要在十五日內將上訴狀、一審判決書復印件一份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上訴狀應當寫明以下內容:一、當事人的名稱,和一審中的起訴狀一樣,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家庭住址、電話。二、原審法院的名稱、案件的編號、案由即離婚案件。三、上訴的請求和理由。這一部分是上訴狀的核心部分,必須要寫明確。具體的上訴狀的書寫格式,見第三編中第七章法律文書寫作。
在上訴狀中如果原審的原告是上訴人,那么原審的被告就是被上訴人,反之,原審的被告是上訴人,原審的原告就是被上訴人。
二、受理上訴的法院
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在北京,當事人任何一方提起上訴應向原審人民法院遞交上訴狀等材料及上訴費用,由原審人民法院將上訴材料及一審案卷報送至二審法院。
例如:受理原告起訴的一審法院是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那么受理上訴的二審法院應該是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一般在一審判決書最后幾行字進行如下描述:“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供副本,上訴于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三、繳納上訴費
當事人提出上訴的,上訴案件的案件受理費由上訴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訴狀時預交。上訴人在上訴期內未預交訴訟費用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在7日內預交。根據《訴訟費交納辦法》的規定,對財產案件提起上訴的,按照不服一審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數額交納案件受理費。實踐中,上訴費數額通常與一審判決中的訴訟費數額相同。上訴人交納上訴費仍按照第四編第一章講到的訴訟費交納程序進行,到指定銀行辦理。
上訴人自接到人民法院交納訴訟費用通知次日起七日內交納案件受理費,逾期未繳納的,按撤回上訴處理。一般情況下,上訴人到二審法院提出上訴的當天就交納了上訴費。一審案件的雙方當事人都提出上訴的,按照規定分別交納上訴費。當事人交納完畢上訴費,將上訴費的票據交給一審法院的承辦法官。由一審法院將上訴費、上訴材料及一審案卷材料轉交二審法院。
四、二審法院受理案件
法院受理上訴案件一般不給當事人出具案件受理通知書,當事人應把上訴費發票留好。上訴人把上訴狀等材料及交納訴訟費的票據交給法院后,等待二審法院的開庭通知。二審法院通知您開庭時會告訴您需要哪些材料來開庭。如果您想查閱一審案卷村料,您可以和二審法官聯系閱卷事宜。這樣便于您全面了解一審開庭的情況,對二審開庭作準備。在此需要提醒一些當事人,如果您委托的律師未代理您一審案件,為了便于了解整個案情,您可以要求律師與二審法官聯系查閱一審的案卷材料。在開庭之前看看一審的庭審筆錄及證據材料。僅聽當事人自己的陳述及回憶,往往是不全面的。
例如:筆者代理過這樣的一個普通民事案件中,筆者代理上訴人,是臨近二審開庭兩天才建立的委托關系,而且這兩天還是周六日,且是在受人之托的無奈情況下接了該案件,我要求上訴人必須將一審的開庭情況如實和我講清楚,因為和法官聯系看卷一事因時間緊而被拒絕。于是,按照上訴人的陳述,起草了民事上訴狀的補充意見,結果開庭審理時,發現有很多事實與上訴人所述不符,為此,我很尷尬。庭后和主審法官解釋溝通,得到了法官的理解和支持。事情雖小,但告訴一個道理,事無大小,一定要做到客觀全面心中有數。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五、一審法院報送案卷材料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提交答辯狀是當事人的一項訴訟權利,被上訴人不提交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可見,二審的程序相對一審而言是比較復雜,所以在實踐中,一個案件提起上訴到二審正式開庭審理,往往需要二個月左右的時間,當然這個時間不是固定不變的,一般根據受案法院的案件多少而定。所以當您遇到上訴的情況一定要有思想準備,不要為案件沒有及時開庭而著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