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撤案件是不是永遠嫌疑人?

導讀:
三、保留監控一些涉及到重大犯罪團伙的案件,檢察機關會考慮不撤案件,以便繼續監控犯罪嫌疑人的活動,以及挖掘更多的證據,關鍵詞:不撤案件、犯罪嫌疑人、刑事案件、證據、法律依據,不撤案件會影響嫌疑人的權利嗎,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證據不足如果檢察機關取證之后發現證據不足以充分證明嫌疑人的犯罪事實,而又無法取得新的證據,就會選擇不撤案件,在刑事案件中,有時候嫌疑人被抓捕后,檢察機關卻不立即起訴,而是采取不撤案件的方式,使得嫌疑人一直處于被懷疑的狀態,讓許多人產生疑慮,不撤案件是不是永遠嫌疑人呢。
在刑事案件中,有時候嫌疑人被抓捕后,檢察機關卻不立即起訴,而是采取不撤案件的方式,使得嫌疑人一直處于被懷疑的狀態,讓許多人產生疑慮,不撤案件是不是永遠嫌疑人呢?
什么是“不撤案件”?
每個人都有相關的權利和自由,但是在諸多的自由里,我感覺人最不能失去的是自由,這個自由指的是人在精神和心理上的自由,也就是人的自由意志。
“不撤案件”是指檢察機關在取得刑事證據之后,未依法提起公訴,但也未宣布撤銷案件,保留了調查取證的權利,這樣就意味著嫌疑人一直處于受懷疑的狀態,直到該案件被定性或取消為止。
為什么會選擇不撤案件?
在實際工作中,為什么會采取不撤案件的方式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證據不足
如果檢察機關取證之后發現證據不足以充分證明嫌疑人的犯罪事實,而又無法取得新的證據,就會選擇不撤案件。
二、案情復雜
在涉及到跨地區、跨部門的犯罪案件中,需要花費較長時間進行偵查,因此在案情復雜的情況下,檢察機關也會考慮不撤案件。
三、保留監控
一些涉及到重大犯罪團伙的案件,檢察機關會考慮不撤案件,以便繼續監控犯罪嫌疑人的活動,以及挖掘更多的證據。
不撤案件會影響嫌疑人的權利嗎?
不少人會擔憂不撤案件會侵犯嫌疑人的權利,那么,不撤案件會影響嫌疑人的權利嗎?其實,不撤案件并不會給嫌疑人帶來實質上的損害。
首先,不撤案件并不意味著嫌疑人被定性為犯罪嫌疑人,更不意味著被認定為罪犯。
其次,即使是被認定為犯罪嫌疑人,嫌疑人所享有的權利仍然得到了保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犯罪嫌疑人在偵查階段,享有許多權利,比如權利辯護、權利保密、權利令證人出庭作證等等。
不撤案件是不是永遠是嫌疑人
1、不撤案件就是嫌疑人。刑事案件結案只有兩種方式:
(1)法院做出判決;
(2)公安撤案或者檢察院不起訴。
如果嫌疑人不在案,法院是無法進行判決的。如果公安認為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即使抓不到人也不會撤案,而會網上追逃,如果一直抓不到就一直追逃,直至抓到為止。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案例分析
不撤案件的具體效果如何呢?我們通過一則案例來分析一下。
在江蘇省的一起詐騙案中,警方通過網絡追蹤突破了此案的部分線索,但是由于犯罪人員多數人都境外逃匿,并且案情比較復雜,需要時間和精力進行偵破。因此,檢察機關在取得相關證據的情況下,選擇了不撤案件的方式,以確保案件的順利辦理。
最終,經過警方的不斷努力,該案件國內犯罪團伙的頭目和成員先后落網。雖然整個過程十分艱苦,但是由于檢察機關選擇了不撤案件的方式,使得該案最終成為了一起市級重大案件。
綜上所述,不撤案件并不意味著嫌疑人就永遠是嫌疑人,更不意味著會對嫌疑人的權利造成實質上的損害。因此,在刑事案件中,檢察機關會根據案情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以確保偵查取證工作的順利進行。
最后,我們要強調的是,在所有的犯罪嫌疑人都被依法定罪定量的基礎上,我們應該保護每一個人的權益,即使是犯罪嫌疑人也不例外。
關鍵詞:
不撤案件、犯罪嫌疑人、刑事案件、證據、法律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