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質量檢測的含義、目的、作用和種類

導讀:
工程質量檢測的含義、目的、作用和種類
工程質量檢測的含義、目的、作用和種類
.1、含義
工程質量檢測是指對工程實體的一個或多個特性進行的諸如測量、檢查、試驗或度量,并將結果與規定要求進行比較,以確定每項特性的合格情況而進行的活動。工程質量檢測就是經過“測、比、判”活動,從而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情況做出處理,對符合質量要求的情況做出安排。
.2、目的
質量檢測的目的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決定工程產品的質量特性是否符合規定的要求;二是判斷工序是否正常。
具體就施工階段而言,質量檢測的目的包括:
判斷工程產品、建筑原材料質量是否符合規定要求或設計標準。
判定工序是否正常,測定工序能力,進而對工序實行質量控制。
每一個工序和單元工程聯檢是施工質量控制的最后一道關口。承包商在工序、單元工程開工前,經“三檢”合格后,提交相關數據或資料,填寫好有關質量管理表格后申請聯檢,由監理部組織有關各方進行工序和單元工程開工前的聯檢簽證。現場聯檢符合規程規范和設計要求的予以簽證,可以進行下一個工序或單元工程的施工,反之則提出存在問題,責令承包商及時進行處理,處理完成并經承包商自檢認為合格后再次組織聯檢,直至符合要求通過簽證為止。
評定工程產品質量的等級。如通過對堤防建設中填土壓實質量檢測,得到檢測數據,將其和質量評定等級標準比較,進而評定出堤防建設質量的等級。
評定質量檢測人員的工作準確性程度。
3、作用
要保證和提高建設項目的施工質量,除了檢查施工技術和組織措施外,還要采用質量檢測的方法來檢查施工承包商的工作質量。歸納起來,工程質量檢測有以下作用處:①質量檢測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工作內容。只有通過質量檢測,才能得到工程產品的質量特征值,才有可能和質量標準相比較,進而得到合格與否的判斷。②質量檢測為工程質量控制提供了數據,而這些數據正是施工工序質量控制的依據。③通過對進場器材、外協件及建筑材料實行全面的質量檢測,可保證這些器材和原材料的質量,從而促使施工承包商使用合格的器材和建筑材料,避免因器材或建筑材料質量問題而導致建設項目質量事故的發生。
.4、種類
按質量檢測的實施單位來分,質量檢測可分為以下3種形式:①業主/監理工程師的質量檢測;②第三方質量檢測;③施工承包商的質量檢測
工程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