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子女遺產誰繼承

導讀:
無子女的且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按照法律規定,應當收歸國家所有,將會被依法用作公益事業。如果被繼承人生前屬于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該組織所有。但是如果沒有子女的,又沒有其他繼承人的,被繼承人對于遺產進行了遺贈的,將由遺贈合同的內容進行繼承。此外沒有子女的被繼承人,如果生前有人進行照顧和扶養的,可以將遺產適當進行分配。
無子女遺產誰繼承
無子女的且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按照法律規定,應當收歸國家所有,將會被依法用作公益事業。如果被繼承人生前屬于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該組織所有。但是如果沒有子女的,又沒有其他繼承人的,被繼承人對于遺產進行了遺贈的,將由遺贈合同的內容進行繼承。此外沒有子女的被繼承人,如果生前有人進行照顧和扶養的,可以將遺產適當進行分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條 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歸國家所有,用于公益事業;死者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所在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
無兒無女者去世,遺產由誰繼承
我們都知道,如果逝者留有遺囑的,那么就不會按照法定的繼承關系發生繼承。遺囑可以將自己的財產隨意分配,只要是自己愿意,可以留給親戚朋友或者陌生人,捐贈給愛心機構等等都是可以的。那么針對于無遺囑的,又沒有兒女的情況,遺產的繼承應該如何分配呢?
繼承開始后,一般是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那么第二繼承人是無法繼承的,沒有第一順序的繼承人,才能由第二順位的繼承人繼承。那么我們說的臺星高某遺產繼承,由于其無妻子無兒無女,但是有父母,因此財產由其父母繼承。
注: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為配偶、子女以及父母;第二順序的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無子無女無遺囑,遺產該歸誰?
案例回顧
83歲高齡的王婆婆,其祖父母和父母親均已于多年前去世,哥哥姐姐也在前幾年去世,王婆婆在婚后與丈夫沒有生育及收養任何子女,其丈夫也于去年去世,丈夫的父母在此之前也已先后去世。2020年,王婆婆去世后留下一套房屋及4萬余元存款,但由于王婆婆沒有法定繼承人,且其生前未立遺囑,房屋等遺產變成無主財產,這應該歸誰所有?
王婆婆去世后,侄女李女士與其丈夫向法院申請認定該房屋為無主財產,并判決歸其二人共同所有。李女士夫婦稱,由于嬸嬸王婆婆沒有子女,多年來,兩人時常照顧王婆婆的生活起居,兩人經常接送王婆婆去醫院看病;王婆婆住院時,也由兩人輪流陪護,并以家屬名義簽署各種醫療資料、醫療文件。王婆婆去世后,兩人也為其送終、辦理喪事。
法院判決
經法院審理后認定,王婆婆去世后所余四萬余元存款及房屋一套為無主財產,歸申請人李女士夫婦共同所有。
人民法院受理認定財產無主申請后,經審查核實,發出財產認領公告滿一年無人認領的,判決認定財產無主,收歸國家或者集體所有。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適當的遺產。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條: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適當的遺產。
第一千一百六十條: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遺產,歸國家所有,用于公益事業;死者生前是集體所有制組織成員的,歸所在集體所有制組織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