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糾紛如何解決?

導讀:
在因種種原因發(fā)生合同糾紛后,當事人如果想通過訴訟或仲裁的方式來解決,就要注意不要錯過了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否則,當事人將很難維權,合同發(fā)生糾紛時,合同當事人或者選擇訴訟解決或者選擇仲裁機構仲裁,這兩者都是通過法律程序解決糾紛的途徑,合同糾紛案怎么處理【法律分析】如果雙方不能協(xié)商一致解決爭議的,可以按合同約定選擇訴訟或仲裁,訴訟或者仲裁時效是權利人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解決爭議,保護其權益而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法定期限。
如何訴訟解決合同糾紛?
在因種種原因發(fā)生合同糾紛后,當事人如果想通過訴訟或仲裁的方式來解決,就要注意不要錯過了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否則,當事人將很難維權。具體來說,合同糾紛訴訟的時效是多久呢?在合同糾紛發(fā)生后,當事人應該如何訴訟解決合同糾紛,來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呢?
一、合同糾紛訴訟的時效是多久?一般的合同糾紛按照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訴訟時效為二年。幾類特殊的爭議,如租賃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爭議,保管合同中寄存物丟失或損毀的爭議的訴訟時效為一年。由于合同的復雜性、地域性,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其他法律規(guī)定了特別時效的,依照其規(guī)定,如海商法規(guī)定的貨運賠償請求權的時效為一年。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自當事人知道或者當應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合同發(fā)生糾紛時,合同當事人或者選擇訴訟解決或者選擇仲裁機構仲裁,這兩者都是通過法律程序解決糾紛的途徑。不管是選擇訴訟還是選擇仲裁,都有一個時效的問題。訴訟或者仲裁時效是權利人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解決爭議,保護其權益而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法定期限。法律規(guī)定訴訟時效的目的,在于促使當事人盡早行使權利,盡快解決當事人間的糾紛。
二、如何訴訟解決合同糾紛?合同糾紛訴訟是指合同糾紛的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在合同雙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與下,由人民法院審理和解決合同糾紛的法律制度。合同糾紛訴訟是人民法院執(zhí)行和適用合同法,解決合同糾紛案件的民事執(zhí)法活動。訴訟是合同糾紛的最終解決途徑,權威性高,法律約束力強。只要當事人不愿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之間又沒有訂立仲裁協(xié)議或者仲裁協(xié)議無效,便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通過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使合同糾紛得到公正合理的解決。在合同糾紛訴訟中,憑證是勝訴的關鍵,經簽名蓋章的有效憑證是關鍵中的關鍵。打官司就是打證據,相對于合同來講,憑證在訴訟中至關重要。因為合同只能證明雙方的意向,不能證明合同是否履行。各類憑證包括交貨憑證、付款憑證、驗收憑證、結算憑證、清算憑證、對賬憑證,是對合同履行情況的客觀記錄。憑證應當有效才能被法院采納,一般來講只有對方蓋章或能證明是對方工作人員履行職務而簽名的憑證原件,才是合法有效的憑證。復印件、傳真件和無法證明是對方工作人員簽名的憑證原件,一旦對方在法庭上耍賴不予承認,在沒有其它證據佐證的情況下,這些憑證就是沒有任何證明效力的,如此案件將會面臨敗訴的局面。合同糾紛訴訟的時效是多久?這要看是什么類型的合同糾紛,一般的合同糾紛訴訟時效為2年。應該如何訴訟解決合同糾紛?對于這些問題,上文中都有十分詳細清楚的介紹,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助您解決您所遇到的問題。實踐中,您在與他人簽訂合同后,如果由于對方違約的原因而發(fā)生了合同糾紛,您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來解決糾紛,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在此過程中,您需要準備齊全相關的證據資料,否則您將可能會敗訴。為了避免敗訴的風險,建議您在起訴時能夠事先咨詢一下合同糾紛方面的專家律師,以做好萬全的訴訟準備。
合同糾紛案怎么處理
【法律分析】
如果雙方不能協(xié)商一致解決爭議的,可以按合同約定選擇訴訟或仲裁。沒有約定仲裁或者約定訴訟管轄權的,可以去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訴。因此自己需要合理的處置,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益。針對合同糾紛主要有以下處理方式:
1、協(xié)商。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xié)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2、調解。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xié)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
3、仲裁。合同當事人協(xié)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guī)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fā)生后達成的仲裁協(xié)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xié)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二條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fā)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合同糾紛最有效的處理
一、合同糾紛最有效的處理方式是什么
1、解決合同糾紛的方式有很多,如協(xié)商、仲裁、調解、訴訟等,其中最有效的方式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2、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
第八條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愿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二、合同糾紛訴訟特點是什么
1、訴訟是人民法院基于一方當事人的請求而開始的,當事人不提出要求、人民法院不能依職權主動進行訴訟。當事人不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而向其他國家機關提出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不是訴訟,不能適用民事訴訟程序予以保護。
2、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它是通過國家賦予的審判權來解決當事人雙方之間的爭議的。審判人員是國家權力機關任命的,當事人沒有選擇審判人員的權利,但是享有申請審判人員回避的權利。
3、人民法院對合同糾紛案件具有法定的管轄權,只要一方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法院就有權依法受理。
4、訴訟的程序比較嚴格、完整。例如,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審判程序包括第一審程序、第二審程序.審判監(jiān)督程序等。第一審程序又包括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另外,還規(guī)定了撤訴、上訴、反訴等制度,這些都是其他方式所不具備的。
5、人民法院依法對案件進行審理作出的裁判生效后,不僅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而且對社會具有普遍的約束力。
合同爭議處理的三種方法
(1)和解。和解是指當事人因合同發(fā)生糾紛時可以再行協(xié)商,在尊重雙方利益的基礎上,就爭議的事項達成一致,從而解決糾紛的方式。和解是當事人自由選擇的在自愿原則下解決臺同糾紛的方式,而不是合同糾紛解決的必經程序。當事人也可以不經協(xié)商和解而直接選擇其他解決糾紛的途徑。
(2)調解。凋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過運用說服教育等方法來解決當事人之間的合同糾紛。調解有兩種方式一是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當事人發(fā)生合同糾紛,可以向糾紛當事人所在地或者糾紛發(fā)生地的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二是行政調解。主要特指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居中對合同當事人的糾紛進行調解。申請行政調解的糾紛必須具備以下條件:申請人必須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有明確的被申請人、具體的調解請求和事實根據;符合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受理案件范圍的規(guī)定。但已經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或者已經向仲裁機構申請裁的。從及一方要求調解另一方不同意調解的,調解申請不于受理。雙方當事人接受調解達成協(xié)議的,應當制作調解協(xié)議書,當事人即應當按照調解協(xié)議書履行各自的義務。由于調解協(xié)議書不具有法律強制力,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不能就此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但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來解決爭議。
(3)仲裁。仲裁是指發(fā)生合同爭議的雙方當事人,根據爭議發(fā)生前或發(fā)生后達成的仲裁協(xié)議,將糾紛提交仲裁機關進行裁決并解決糾紛的方式。仲裁具有“準司法”性質,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4)訴訟。訴訟是指合同糾紛發(fā)生后,當事人如果沒有仲裁協(xié)議,任何一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對合同糾紛依法予以處理。這是解決合同糾紛的最常見方式。合同糾紛經人民法院審理并作出判決后,當事人對人民法院作出的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調解書必須履行,拒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依法成立的合同,僅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