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起訴商家欺詐行為

導讀:
銷售欺詐,可以要求商家賠償三倍貨款的前提《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從指導案例17號:張莉訴北京合力華通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消費者的舉證責任:1.消費者主要是以簽訂的合同作為證據2.商家交貨的貨物與合同約定不一致商家的舉證責任:貨物與合同不符合,商家需要證明:1.已履行告知義務2.且得到消費者認可的遇到過很多00后職業打假人,也遇到過很多欠錢不還的00后老賴,一言難盡,情形二:購買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等規定,這一點,是職業打假人常用的伎倆,比如食品中添加劑的種類、劑量不符合標準、沒有中文標識、虛假宣傳等等,但是,并不是所有購買了商品的消費者都要求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情形一:購買商品后,商鋪和商家承諾不一致,要求商家退款,但是商家不愿意退貨退款,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判斷步驟:1.為家庭生活消費需要2.發生欺詐如果不是為了家庭生活消費,則不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證明自己受到欺詐需要證明到什么程度。
情形一:
購買商品后,商鋪和商家承諾不一致,要求商家退款,但是商家不愿意退貨退款。
情形二:
購買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等規定,這一點,是職業打假人常用的伎倆,比如食品中添加劑的種類、劑量不符合標準、沒有中文標識、虛假宣傳等等。
銷售欺詐,可以要求商家賠償三倍貨款的前提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但是,并不是所有購買了商品的消費者都要求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判斷步驟:
1.為家庭生活消費需要
2.發生欺詐
如果不是為了家庭生活消費,則不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消費者證明自己受到欺詐需要證明到什么程度?
從指導案例17號:張莉訴北京合力華通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
消費者的舉證責任:
1.消費者主要是以簽訂的合同作為證據
2.商家交貨的貨物與合同約定不一致
商家的舉證責任:
貨物與合同不符合,商家需要證明:
1.已履行告知義務
2.且得到消費者認可的
遇到過很多00后職業打假人,也遇到過很多欠錢不還的00后老賴,一言難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