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產品時死亡需要負刑事責任嗎

導讀:
只有觸犯了《刑法》的犯罪行為才可能會承擔刑事責任。判定是否有罪并承擔刑事責任是法院的專署職能,其他任何機關不能行使,非經審判,不能定罪。行政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是達到刑法的追訴標準,可能被判處刑罰的責任,行政責任是違反了相關行政法規,由相關行政部門作出的處罰,民事責任一般是造成他人財產損失。
一、體驗產品時死亡是否負刑事責任
1、體驗產品時,因產品質量原因造成體現者死亡的,一般會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由產品生產者承擔刑事責任。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四十六條【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生產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電器、壓力容器、易燃易爆產品或者其他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以上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二、刑事責任和行政及民事責任有什么區別
1、刑事責任:就是違反了《安全生產法》造成嚴重的后果,達到刑法的追訴標準,可能被判處刑罰的責任(比如有期徒刑、罰金等等)
2、行政責任:違反了相關行政法規,由相關行政部門作出的處罰(比如限期整改、責令停業、罰款等)
3、民事責任:違反《安全生產法》,造成員工、他人的人身財產損失的賠償責任。
4、三者的區別主要在于設立責任的依據不同:民事責任,大多基于民事法律關系設立,雙方是平等民事主體,責任的產生主要是通過合同、一般侵權、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等事由。行政責任,是違反了國家行政法規而需承擔的責任,是一種民對官的責任,主體之間是不平等的,比如違反工商管理條例,特許經營規定等等。本質上是行政機關對違法個體的處罰行為。刑事責任,是最嚴重的一種責任。只有觸犯了《刑法》的犯罪行為才可能會承擔刑事責任。判定是否有罪并承擔刑事責任是法院的專署職能,其他任何機關不能行使,非經審判,不能定罪。
5、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民事責任包括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合同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所應當承擔的責任;侵權責任是指民事主體侵犯他人的人身權、財產權所應當承擔的責任。民事責任的責任形式有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包括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以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這些責任形式既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行政責任是指個人或者單位違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規定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行政責任包括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是行政機關內部,上級對有隸屬關系的下級違反紀律的行為或者是尚未構成犯罪的輕微違法行為給予的紀律制裁。其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行政處罰的種類有:警告、罰款。
刑事責任是達到刑法的追訴標準,可能被判處刑罰的責任,行政責任是違反了相關行政法規,由相關行政部門作出的處罰,民事責任一般是造成他人財產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