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既遂如何判刑

導讀:
如果托運人并未向承運人如實告知所運貨物的真實情況,因受蒙騙等原因不知道所運輸?shù)氖莻卧斓呢泿诺模粯?gòu)成犯罪。“購買偽造的貨幣”,是指行為人以一定的價格用貨幣買入偽造的貨幣的行為。
一、犯了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既遂如何判刑
1、犯了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既遂的,一般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2-20萬元罰金;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的數(shù)額巨大的,判處3-10年有期徒刑,并處5-50萬元罰金;犯罪數(shù)額達到特別巨大標準的,則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并處5-50萬元罰金或沒收財產(chǎn)。
2、法律依據(jù)《刑法》
第一百七十一條出售、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運輸,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shù)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
二、出售、購買、運輸假幣罪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1、行為人在主觀上出于故意。貨幣不是商品,不能出售是眾所周知的常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更不可能存在用低于貨幣面值出售某一貨幣的情況。只有偽造的貨幣,才能有以低于貨幣面值出售或者購買的可能,因此,無論是出售者還是購買者,其主觀上想牟取非法利益,發(fā)不義之財?shù)哪康牟谎宰悦鳌V劣谶\輸偽造的貨幣罪,行為人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運輸,在主觀上也有故意。如果托運人并未向承運人如實告知所運貨物的真實情況,因受蒙騙等原因不知道所運輸?shù)氖莻卧斓呢泿诺模粯?gòu)成犯罪。
2、行為人在客觀上必須有出售、購買、運輸偽造的貨幣的行為。“出售偽造的貨幣”是指以盈利為目的,以各種方式或途徑,以一定的價格賣出偽造的貨幣的行為。“購買偽造的貨幣”,是指行為人以一定的價格用貨幣買入偽造的貨幣的行為。“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運輸”,是指行為人主觀上明明知道是偽造的貨幣,而使用汽車、飛機、火車、輪船等交通工具或者以其他方式將偽造的貨幣從一地運往另外一地的行為。
3、出售、購買、運輸偽造的貨幣,必須達到數(shù)額較大,才構(gòu)成犯罪。這是區(qū)分罪與非罪的一個重要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