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既遂會判得重嗎

導讀:
行為人構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謂包庇,是指向司法機關作假證明掩蓋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罪行,或者幫助其毀滅罪證,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為。緝毒人員或者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掩護、包庇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為親屬有罪作證,一般人情所不愿;拒不為親屬犯罪行為作證或藏匿犯罪親屬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一、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既遂會判得重嗎
1、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既遂會判得重。行為人構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謂包庇,是指向司法機關作假證明掩蓋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罪行,或者幫助其毀滅罪證,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為。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條,包庇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為犯罪分子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財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緝毒人員或者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掩護、包庇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犯前兩款罪,事先通謀的,以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論處。
二、父母包庇孩子犯罪會被追究包庇罪嗎
1、刑訴法規定,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2、這一規定,即是人們所說的“容隱制度”。容隱制度的實行將使得民眾親法,有利于國家長遠利益,這是我國法律走向人性化的一大體現。因為親屬之間因其特殊的親情關系和身份關系,往來頻繁關系密切,相互之間了解對方的行蹤及其他信息。一旦有案件發生而拘捕犯罪嫌疑人后,或者犯罪嫌疑人逃跑以后,偵查人員為了搜集證據,查明案件事實,或者查明犯罪嫌疑人的行蹤,往往從犯罪嫌疑人親屬處得到有關信息。
3、如果任何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任何人知道嚴重犯罪不舉報或藏匿犯罪人都會構成隱匿罪或包庇罪,犯罪嫌疑人的親屬也不例外。為親屬有罪作證,一般人情所不愿;拒不為親屬犯罪行為作證或藏匿犯罪親屬會被追究法律責任。法律若不正視親情關系,寬容親屬之間的相互容隱,卻反其道而行之,強化親屬之間的的舉報、作證責任和義務,無異于株連制度,與其他的嚴重株連情形只有量的差別,沒有質的不同。所以,這項制度是我國法律走向人性化的一大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