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東抽逃出資

導讀:
抽逃出資是指在公司成立后違法法律規定、非經法定程序股東擅自從公司抽回已繳納的作為公司資產的出資同時又繼續持有公司股份的行為。根據公司法、刑法及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的規定嚴格意義上的抽逃出資應該是指抽逃公司的股本。股東抽逃出資的含義及表現形式在公司法上也沒有明確規定股東抽逃出資的方式五花八門、花樣繁多。股東抽逃出資不僅違反公司資本維持制度而且破壞了股東承擔有限責任的公平原則股東的目的其實是利用公司法人人格獨立制度來逃避債務。
抽逃出資是指在公司成立后違法法律規定、非經法定程序股東擅自從公司抽回已繳納的作為公司資產的出資同時又繼續持有公司股份的行為。
根據公司法、刑法及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的規定嚴格意義上的抽逃出資應該是指抽逃公司的股本。股東的抽逃行為主要損害的是公司股本的維持制度。
廣義上股本就是股東所有者權益股東所有者權益就等于股本。股本即股東實繳投入公司的出資款項。只有股東抽逃股本才能構成抽逃出資因為只有股本是股東實繳投入公司的出資款項其他的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實際是公司資產的盈利和溢價產生的本身并不是股東的出資部分。
當前在公司法和刑法上都沒有限定出資的含義司法實踐中也沒有針對股東轉移公司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做出專門的司法解釋。股東抽逃出資的含義及表現形式在公司法上也沒有明確規定股東抽逃出資的方式五花八門、花樣繁多。常見的一般有,
1、以股東借款的方式不約定借款期限、借款利息公司向股東轉移大筆資金。
2、股東出售給公司一項資產但作價遠高于市場公允價格公司支付高對價目的就是向股東返還出資。
3、公司給股東指派的董事或高管人員支付高于其他董事或高管人員的職務薪酬。
4、在公司財務記錄中通過長期掛賬其他應收賬款、長期投資款等財務科目掩蓋公司已向股東退還其出資款項的行為。
5、在公司財務記錄中采取不做賬、做假賬、或者做混賬的方式幫助股東抽逃出資又達到造成公司資本充實的假象。
股東抽逃出資不僅違反公司資本維持制度而且破壞了股東承擔有限責任的公平原則股東的目的其實是利用公司法人人格獨立制度來逃避債務。損害了其他股東及債權人的權益損害了公司信用和資信能力。因此一定要禁止這種行為。
涉及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十六條以取得利潤并分配給股東等出資人為目的成立的法人,為營利法人。
營利法人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企業法人等。
第五百二十七條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