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怎么處理

導讀:
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妨害社會管理的罪行到底有什么特征表現(xiàn)。事實上,它不是針對某種犯罪行為,而是指一系列犯罪行為,包括多種犯罪行為。那么有哪些妨害社會管理的罪行呢?
妨害社會管理的罪行有哪些?
妨害社會秩序的罪行包括:
妨害公務罪是指以暴力、威脅方式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執(zhí)行職務、非暴力和故意阻礙公安、安全機關執(zhí)行國家安全任務的行為。
煽動暴力抵制法律實施罪是指為了阻礙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的實施。
詐騙罪是指以謀取非法利益為目的,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詐騙;詐騙金額特別大的,定欺詐罪(法律競合);冒充警察詐騙從重處罰。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明書、印鑒罪 是指本罪行為用于欺詐、欺詐的,是牽連犯,選擇重罪處罰。
非法生產、買賣警用裝備罪是指情節(jié)嚴重的單位犯本罪雙重罰款制度。
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是指通過竊取、探索和收購方式獲取國家秘密。
非法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物品罪是指非法持有、拒絕說明來源和用途的行為,同時違反其他秘密犯罪的不單獨定罪。
非法使用竊聽和竊聽專用設備是指嚴重后果。如果有本罪竊取國家秘密和商業(yè)秘密,不單獨定罪。
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是指故意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技領域的計算機系統(tǒng),侵入同時實施其他犯罪的是牽連犯,選擇重罪處罰。
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是指后果嚴重的直接破壞硬件故意破壞財產罪、盜竊罪等本罪行為實施其他犯罪的是牽連犯,選擇重罪處罰的結果特別嚴重的5年以上。
擾亂無線電通信管理秩序罪是指拒絕整改造成的嚴重后果;單位犯本罪雙重處罰。
集體擾亂社會秩序罪是指組織、規(guī)劃、指揮或積極參與集體擾亂社會秩序的活動,情節(jié)嚴重,不能進行工作生產營業(yè)教育科研,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主要分子為3年到7年,其他積極參與的3年以下。
集體沖擊國家機關罪是指組織、規(guī)劃、指揮或積極參與集體沖擊國家機關活動,使國家機關無法工作,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主要分子5-10年,其他積極參與的5年以下。
集體擾亂公共場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指情節(jié)嚴重,只處罰主要分子。
投入虛假危險物質罪是指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5年以下,造成嚴重后果的5年以上。
編造和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是指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5年以下,造成嚴重后果的5年以上。
集體暴行罪是指處罰主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3年以下,有下列情形的3年以上
01、多次聚眾斗毆。
02、人數多,規(guī)模大,社會影響差。
03、在公共場所或交通要道上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
04、武裝集體暴力的集體暴力造成輕傷的定本罪,受重傷死亡的本故意傷害故意殺人。
尋釁滋事罪的客觀表現(xiàn)如下:
01、隨意毆打他人,情節(jié)惡劣。
02、追逐,攔截,辱罵他人,情節(jié)惡劣。
03、強拿硬要或任意損壞,占用公私財產,情節(jié)嚴重的。
04、在公共場所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尋釁滋事造成輕傷的定本罪,造成重傷死亡的定本罪,故意傷害故意殺人;與搶劫罪的區(qū)別在于公然,不在乎財產價值;與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的區(qū)別在于不使用暴力、脅迫手段,攔截和追逐婦女,強制猥褻、侮辱婦女;與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交通秩序罪的區(qū)別在于前者尋求刺激無端事件,后者事件有因為個人目的。
妨害社會管理罪的基本特征。
1.侵犯的對象是國家對社會公共生活秩序和環(huán)境自然資源的管理活動。
2.客觀方面,有危害國家機關管理活動、破壞社會秩序和環(huán)境自然資源的行為。這些犯罪的客觀方面大多是情節(jié)嚴重或結果嚴重的。
3.主觀上,大部分犯罪必須是故意的,少數犯罪在主觀上有過失。
4.這類犯罪的主體大多是一般主體,少數是特殊主體,有些可以是自然人或單位。
擾亂社會秩序罪的判決是什么?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是集體擾亂社會秩序,情節(jié)嚴重,不能進行工作、生產、營業(yè)、教育、科研和醫(yī)療,造成嚴重損失的行為。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九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犯本罪的,對主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管制或剝奪政治權利。
由此可見,妨害社會管理罪包括妨害公務罪、煽動暴力抵制法律實施罪、欺詐罪、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明書、印鑒罪、集體擾亂社會秩序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