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蔑罪和誹謗罪賠償金額如何確定

導讀:
污蔑罪和誹謗罪賠償金額如何確定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我國是沒有污蔑罪的如果因污蔑、誹謗行為構成犯罪的被害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賠償金一般依據侵權行為、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確定。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誹謗罪行為表現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侵權人賠償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污蔑罪和誹謗罪賠償金額如何確定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我國是沒有污蔑罪的如果因污蔑、誹謗行為構成犯罪的被害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賠償金一般依據侵權行為、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誹謗罪行為表現
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布虛假的事實但并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4)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必須屬于情節嚴重的才能構成本罪。雖有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行為但沒有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則不能以本罪論處。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造成他人人格、名譽嚴重損害的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造成惡劣影響的誹謗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導致被害人自殺的等等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三條因第三人的過錯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被侵權人可以向侵權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侵權人賠償后,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