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規定的“三養”是什么?

導讀:
“三養”是民法典中規定的“撫養、扶養、贍養”三種義務關系的簡稱。養父母和繼父母對養子女和繼子女的撫養義務適用民法典有關對父母子女的關系的規定。民法典規定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給付扶養的權利。認真執行“三養”法律規定,規范婚姻家庭關系,是建立平等、和睦、文明家庭的前提條件,也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還是維護社會穩定、加速現代化建設的保證。那么婚姻法規定的“三養”是什么?。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三養”是民法典中規定的“撫養、扶養、贍養”三種義務關系的簡稱。養父母和繼父母對養子女和繼子女的撫養義務適用民法典有關對父母子女的關系的規定。民法典規定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給付扶養的權利。認真執行“三養”法律規定,規范婚姻家庭關系,是建立平等、和睦、文明家庭的前提條件,也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還是維護社會穩定、加速現代化建設的保證。關于婚姻法規定的“三養”是什么?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什么是“三養”?“三養”是民法典中規定的“撫養、扶養、贍養”三種義務關系的簡稱。
撫養,是指因婚姻家庭關系、非婚姻關系和擬制血親家庭關系而產生的對未成年子女的養育、教育義務(含祖父母、外祖父母)。
民法典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養父母和繼父母對養子女和繼子女的撫養義務適用民法典有關對父母子女的關系的規定。
民法典還規定: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于父母死亡或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義務。
扶養,是指同輩人之間有負擔能力的一方對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一方的幫助和援助。
民法典規定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給付扶養的權利。
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于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弟、妹,有撫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于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贍養,是成年子女對年老的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應當承擔的生活上的幫助和援助。
民法典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的權利。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于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認真執行“三養”法律規定,規范婚姻家庭關系,是建立平等、和睦、文明家庭的前提條件,也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還是維護社會穩定、加速現代化建設的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