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護人要負刑事責任嗎

導讀:
所以,要求未成年人完全承擔刑事責任肯定是不合理的。同樣的道理,讓沒有犯罪的監(jiān)護人去承擔刑事責任,這也是不合理的。那么監(jiān)護人要負刑事責任嗎。大律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所以,要求未成年人完全承擔刑事責任肯定是不合理的。同樣的道理,讓沒有犯罪的監(jiān)護人去承擔刑事責任,這也是不合理的。關于監(jiān)護人要負刑事責任嗎的法律問題,大律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監(jiān)護人要負刑事責任嗎
監(jiān)護人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但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我國《刑法》第十七條: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稱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應當負刑事責任,稱不完全刑事責任年齡;
3、不滿14周歲的人實施任何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注意: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
二、未成年人犯罪,該不該讓其監(jiān)護人代為承擔刑事責任
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說,未成年人的動物本性大于社會理性(基本上都沒入過社會,其理性能力較小),不具備完全的辨認和控制能力。舉個生物上比較極端的例子,例如,不少七、八歲的孩子還經常尿床、尿褲子什么的,并不都是孩子不懂事。這時期的孩子,膀胱肌肉受情緒影響非常大,無法受意志控制閉合尿道。所以,要求未成年人完全承擔刑事責任肯定是不合理的。同樣的道理,讓沒有犯罪的監(jiān)護人去承擔刑事責任,這也是不合理的。監(jiān)護人的責任和義務只在被監(jiān)護人的民事行為上,無須承擔被監(jiān)護人的刑事責任。
對于少年犯罪問題的環(huán)境引導,其重點根本不是家庭,而是同齡人。對于青春期的人來說,他們都在試圖脫離家庭,尋找自己的社會角色,所以這些年齡層次的集體中會自發(fā)形成非正式組織,而青少年會在這樣的社會框架里定位自己,增加認同感。一旦整個組織的目標發(fā)生扭曲,個體很難獨善其身,所以會出現(xiàn)弱者欺負更弱者的環(huán)境。而所謂的法律意識,在這個時候是難以深入到他們的環(huán)境中去的,因此他們會選擇性屏蔽社會法律、家庭教養(yǎng)、學校教育等等,而遵從于他們這個年齡層的規(guī)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