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離婚孩子姓氏問題

導讀:
離婚訴訟期間,明顯于短期內不能就子女姓名問題協商一致,在互不讓步的情況下,確實無法通過其他途徑為外孫女確定姓名。關于雙方離婚孩子姓氏問題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離婚訴訟期間,明顯于短期內不能就子女姓名問題協商一致,在互不讓步的情況下,確實無法通過其他途徑為外孫女確定姓名。關于雙方離婚孩子姓氏問題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雙方離婚孩子姓氏問題
民法典沒有明確定“姓”。
我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條明文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但沒有明確闡述什么情況下跟誰姓,這是家庭內部自己協商決定的事情。即使有夫妻因為孩子跟誰姓鬧矛盾上法庭或者離婚,那也是極個別的現象,沒必要把這個問題看得很重。
【案例】
父母離婚:寶寶“姓啥”成了爭議焦點
王先生與劉小姐是大學同窗,畢業后第二年,順利步入婚姻殿堂。2011年,登記結婚不到一年的王先生與劉小姐生了個女兒。月子里,寶寶該跟誰姓?成了王先生與劉小姐爭吵的話題。王先生認為,女兒跟爸爸姓,是天經地義,沒什么好說的。而劉小姐則認為,父母只生了她這么一個獨生女兒,讓下一代跟她姓,一直是父母的心愿。況且《民法典》上也明確規定,孩子的姓氏可隨父母任何一方,并不一定要跟父親姓。
在寶寶姓氏問題上,王先生的立場相當強硬,正在坐月子的劉小姐心情因此大受影響,雙方產生矛盾。滿月后,劉小姐抱著女兒回到了娘家,與丈夫王先生分居。近日,劉小姐一紙訴狀將丈夫王先生起訴到法院,要求離婚及女兒的撫養權。
法庭上,王先生與劉小姐對婚后財產分割并沒有太大爭議。王先生表示,結婚的房子是他婚前買的,婚后,他與妻子劉小姐基本上是AA制,雖然他付出稍多一些,但也是心甘情愿的。王先生說,他最在意的是女兒的姓名,因為孩子出生后,他與妻子一直鬧矛盾,未對女兒的姓名進行戶籍登記。沒想到,收到離婚起訴書時,卻發現女兒姓了劉,他很是難受。
法官建議:孩子可取復姓
法庭上,王先生認為,劉女士在離婚訴訟期間,騙取了《出生醫學證明》,擅自單方面令女兒隨母姓,并上了戶口,故意忽視他作為父親的存在,造成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事實。王先生要求法庭確認女兒姓名,并在女兒的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簿上更正女兒正確的姓名和其作為法定監護人的信息。“如果不把女兒的姓改過來,我不同意離婚。”王先生堅定地說。
對于丈夫王先生的更姓要求,劉小姐堅決反對。她表示,目前孩子由她和父母撫養,孩子已經熟悉并習慣使用現在的名字,且有關的醫療、保健等也已使用了這個名字,不同意更正。
法庭調解中,劉小姐的父母表示,女兒在未告知女婿王先生的情況下將外孫女申報了出生登記,單方確認了子女姓名,該做法雖然不妥,但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孩子出生后,女兒女婿處于離婚訴訟期間,明顯于短期內不能就子女姓名問題協商一致,在互不讓步的情況下,確實無法通過其他途徑為外孫女確定姓名。
寶寶長期處于無正式姓名的狀態,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以及教育。”劉小姐的父母認為,女兒單獨為孩子取名,僅是不妥,并不違反《民法典》。
最終,法官建議王先生與劉小姐的女兒改成復姓,讓父母的姓氏都包含在孩子的名字里。對這樣的建議,王先生和劉小姐表示接受,但隨后,兩人又為誰的姓在前爭論起來。
并非個例
爭奪孩子冠姓權糾紛頻現
據了解,像劉小姐和王先生這樣為了孩子的姓氏在法庭上爭吵不休的小夫妻,并不在少數。例如,前段時間,一位年輕媽媽以3歲兒子的名義,將前夫告上法庭,要求支付撫養費。法庭審理中,法官發現孩子的爸爸是個從事進出口生意的商人,經濟條件不錯,并非支付不起兒子的撫養費用。法庭調查中,這位爸爸向法官大倒苦水,稱前妻與他離婚后,托人悄悄將兒子的姓給改了。一氣之下,他才斷了孩子的撫養費。
“只要她肯把兒子的姓給改過來,撫養費好說,我還可以加一點錢。”法庭調解中,這位年輕的爸爸告訴法官,他是家中獨子,以后的生意還希望兒子來繼承?,F在前妻不經自己同意,將兒子的姓改了,侵犯了他的合法權益,希望能盡快改過來。為了讓前妻給兒子改姓,這位爸爸主動將每月2000元的撫養費提高到3000元。
法官表示,近年來,各類撫養權糾紛和離婚糾紛中,孩子冠姓權的爭議越來越突出。涉案的夫妻大多都是家里的獨苗苗兒,為了不讓自家“斷了香火”,案外的爺爺奶奶、公公婆婆都參與其中,都想讓孩子隨了自己家的姓。為了緩和家庭矛盾,法官在審理中往往建議為孩子取個復姓,將父母的姓氏都放進孩子的姓名中。
緩和矛盾
“新復姓”的孩子越來越多
據了解,孩子冠姓權的糾紛在前幾年很少出現,很多家庭因為孩子多,一個跟父親姓,一個跟母親姓,此類矛盾很好解決。如今,隨著最早一批獨生子女已年滿30周歲,并進入婚育高峰期,他們的下一代一出生就碰上了難題:父母雙方都是獨苗苗,孩子到底跟誰姓?成了大問題。目前,解決此類問題的較為普遍做法是,給孩子起個復姓的名字。
而此類復姓并非是像上官、西門、慕容和歐陽等真正意義上的復姓,而是“父姓+母姓”的新復姓。甚至有的把父母其中一姓字拆解,比如,姓李可以拆解成木子,姓名中會有×木×子。
目前,新復姓成上升趨勢,諸如父親李,母姓王,合稱李-王××。相關民警說,選擇新復姓為很多人接受,但并不代表能根本解決問題,此外還有一現象,原先談好跟母親姓的,夫妻鬧矛盾后,甚至有的家長到派出所要求改回跟自己姓的。
相關民警說,給孩子上戶口時,姓和名是直接填全稱,所以并不對新“復姓”進行界定,這完全是根據夫妻雙方的決定填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