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提存申請

導讀:
如何進行提存申請當事人辦理提存公證,應向債務履行地公證處申請。通常情況下,債權人對于已提出的給付拒不受領或不能受領時,應負遲延責任,債務人可將給付提存。這種情況是指債權人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后,債務人不知道向誰履行債務,同樣應準予提存。如《合同法》第70條規定,債權人分立、合并或者變更住所沒有通知債務人,致使履行債務發生困難的,債務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將標的物提存。至于如何“依法”拍賣或變賣,法律未作具體規定。在實務上,對不宜提存的物品,公證處可保全證據,在公證筆錄和公證書中注明,在保全證據后,由債務人拍賣或變賣,提存其價款,這樣處理是合理的。那么如何進行提存申請。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如何進行提存申請當事人辦理提存公證,應向債務履行地公證處申請。通常情況下,債權人對于已提出的給付拒不受領或不能受領時,應負遲延責任,債務人可將給付提存。這種情況是指債權人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后,債務人不知道向誰履行債務,同樣應準予提存。如《合同法》第70條規定,債權人分立、合并或者變更住所沒有通知債務人,致使履行債務發生困難的,債務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將標的物提存。至于如何“依法”拍賣或變賣,法律未作具體規定。在實務上,對不宜提存的物品,公證處可保全證據,在公證筆錄和公證書中注明,在保全證據后,由債務人拍賣或變賣,提存其價款,這樣處理是合理的。關于如何進行提存申請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如何進行提存申請
當事人辦理提存公證,應向債務履行地公證處申請。提存的物品只限于貨幣、有價證券、票據、提單、權利證書、貴重物品及其它適宜提存的物品。提存物在提存期間所產生的滋息歸提存受領人所有。提存人取回提存物的,滋息歸提存人所有。
提存的條件
提存,指由于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的物交給提存機關而消滅債務的制度。提存的條件包括以下兩種。
(一)提存具備的條件1
須發生阻礙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原因。在各國法律中,一般都對提存的法定原則作出明文規定。通常情況下,債權人對于已提出的給付拒不受領或不能受領時,應負遲延責任,債務人可將給付提存。《合同法》第101條在總結以往立法經驗的基礎上,對提存原因作了具體規定,包括:
1、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應注意的是,債權人拒絕受領只有在債務人現實提出履行的情況下才能成立,可以是實際交付,也可以是言詞提出,如果債務人未現實提出給付,則不構成債權人拒絕受領。
2、債權人下落不明。這不僅包括不知何人為債權人、債權人去向不明,而且指債權人的代理人或財產管理人也無法聯絡。如果債權人下落不明,但其指定了代理人,或根據《民法通則》已被宣告為失蹤人并由法院指定了財產管理人,則不能構成提存原因。
3、債權人死亡未確定繼承人或喪失行為能力未確定監護人。這種情況是指債權人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后,債務人不知道向誰履行債務,同樣應準予提存。
4、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如《合同法》第70條規定,債權人分立、合并或者變更住所沒有通知債務人,致使履行債務發生困難的,債務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將標的物提存。
(三)提存具備的條件2
提存的標的物須是債務人依合同的約定應當給付的物且適于提存。該條件包括以下幾層含義:
1、由于提存涉及提存機關保管提存物和返還提存物,因此,提存的對象只能以物體為限,如給付的標的是債務人的行為、不行為或單純的勞務,按其性質則沒有提存的可能.其次,提存作為債的消滅的原因之一,是法律在一定條件下對清償的一種代替安排,也應按合同約定適當提存,提存的標的物原則上應與合同的約定相符合,若交付之物與合同內容不合者,不生清償的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