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金融的模式

導讀:
大數據金融的模式大數據金融目前有平臺金融和供應鏈金融兩種模式。京東商城是供應鏈金融模式的典型代表,其作為電商企業并不直接開展貸款的發放工作,而是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通過京東商城所累積和掌握的供應鏈上下游的大數據金融庫,來為其他金融機構提供融資信息與技術服務,把京東商城的供應鏈業務模式與其他金融機構實現無縫連接,共同服務于京東商城的電商平臺客戶。銀行步入電商領域的成績以及基因融合是否良好暫且不論,單從數據擁有量來說,大型商業銀行的數據均在大數據級別,尤其在金融數據方面有著電商無法比擬的優勢。那么大數據金融的模式。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大數據金融的模式大數據金融目前有平臺金融和供應鏈金融兩種模式。京東商城是供應鏈金融模式的典型代表,其作為電商企業并不直接開展貸款的發放工作,而是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通過京東商城所累積和掌握的供應鏈上下游的大數據金融庫,來為其他金融機構提供融資信息與技術服務,把京東商城的供應鏈業務模式與其他金融機構實現無縫連接,共同服務于京東商城的電商平臺客戶。銀行步入電商領域的成績以及基因融合是否良好暫且不論,單從數據擁有量來說,大型商業銀行的數據均在大數據級別,尤其在金融數據方面有著電商無法比擬的優勢。關于大數據金融的模式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大數據金融的模式
大數據金融目前有平臺金融和供應鏈金融兩種模式。建立在傳統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通過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組成了以大數據為基礎的供應鏈金融,建立在B2B.B2C或C2C基礎上的現代產業通過在平臺上凝聚的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組成了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平臺金融。
1、平臺金融模式
平臺金融模式是基于電商平臺基礎上形成的網上交易信息與網上支付形成的大數據金融,通過云計算和模型數據處理能力而形成信用或訂單融資模式。與傳統金融依靠抵押或擔保的金融模式之不同在于,阿里小貸等平臺金融模式主要基于對電商平臺的交易數據、社交網絡的用戶交易與交互信息和購物行為習慣等的大數據進行云計算來實時計算得分和分析處理,形成網絡商戶在電商平臺中的累積信用數據,通過電商所構建的網絡信用評級體系和金融風險計算模型及風險控制體系,來實時向網絡商戶發放訂單貸款或者信用貸款,批量快速高效,例如阿里小貸可實現數分鐘之內發放貸款。
2、供應鏈金融模式
供應鏈金融模式是企業利用自身所處的產業鏈上下游,充分整合供應鏈資源和客戶資源而形成的金融模式。京東商城是供應鏈金融模式的典型代表,其作為電商企業并不直接開展貸款的發放工作,而是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通過京東商城所累積和掌握的供應鏈上下游的大數據金融庫,來為其他金融機構提供融資信息與技術服務,把京東商城的供應鏈業務模式與其他金融機構實現無縫連接,共同服務于京東商城的電商平臺客戶。在供應鏈金融模式當中,電商平臺只是作為信息中介提供大數據金融,并不承擔融資風險及防范風險等。
大數據金融風險
(一)電商金融化,實現信息流和金融流的融合
電商金融化是電商企業在電子商務平臺的長期發展中,數據積累和信用記錄運用的必然趨勢,是商業信用對接銀行信用的表現。電商以網購起家,通過數據、流量獲得銷售,再通過銷售積累數據、流量,聚集黏性,數據的結構化和層次化明顯,對信息流的反應敏銳。
電商金融化的發展目前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電商完成第三方支付,對傳統的銀行才具有的支付和信用功能的創新和替代;第二階段為電商羽翼漸豐,開始尋求同銀行的信貸合作,代表例子為京東商城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如今電商金融化可以說并未發展完善進入下一階段,但是發展方向出現分歧。一方是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金融平臺,在獲取銀行牌照之前,以資產證券化、信托計劃等方式籌集資金;另一方是以蘇寧云商為代表的金融平臺,直指民營銀行牌照,希望在成立銀行后,將信息流和資金流收歸己用。從本質上來說,二者殊途同歸,都是在掌握商品流、信息流的情況下,高效、低成本的獲得資金流,從而建立自身完整生態圈,對生態圈內商戶提供一條龍服務,提高商戶黏性,提升競爭對手進入壁壘,期待在激烈的互聯網金融競爭時代擁有一席之地。
(二)金融機構積極搭建數據平臺,強化用戶體驗
在電商跨界金融的沖擊波之下,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并沒有坐以待斃,銀行借道電商,打響反擊戰。銀行步入電商領域的成績以及基因融合是否良好暫且不論,單從數據擁有量來說,大型商業銀行的數據均在大數據級別,尤其在金融數據方面有著電商無法比擬的優勢。
自2012年開始,多家銀行,如建行、交行、工行等都積極部署自己的電商平臺,期待在留住老客戶及擴展客戶數量數據同時,使客戶數據立體化,并利用立體數據進行差異化服務,了解客戶消費習慣,預測客戶行為,進行管理交易、信貸風險和合規方面的風險控制。
另一方面,數據管理和運用成為銀行業面臨的比數據收集更嚴峻和迫切的課題。各商業銀行已經在此項上有所動作。中國民生銀行計劃在2013年建設數據標準和大數據基礎平臺,2014年建設實時的數據集成平臺,2015年建立完備的企業數據服務,支持智能化的服務;交通銀行則采用智能語音云產品對信用卡中心每天收集的海量語音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收集關于客戶的身份、偏好、服務質量以及市場動態等方面的信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