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債權流失的主要成因是什么

導讀:
金融債權流失的主要成因是什么金融債權流失的主要成因:一、宏觀經濟政策階段性調整,與銀行信貸資金管理體制和政策的滯后性。多年來銀行為企業墊付了大量信貸資金上繳利潤和稅款,當企業銷售貨款形成拖欠或呆滯時,也就使銀行信貸資金出現流失。那么金融債權流失的主要成因是什么。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金融債權流失的主要成因是什么金融債權流失的主要成因:一、宏觀經濟政策階段性調整,與銀行信貸資金管理體制和政策的滯后性。多年來銀行為企業墊付了大量信貸資金上繳利潤和稅款,當企業銷售貨款形成拖欠或呆滯時,也就使銀行信貸資金出現流失。關于金融債權流失的主要成因是什么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債權債務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金融債權流失的主要成因是什么
金融債權流失的主要成因:
一、宏觀經濟政策階段性調整,與銀行信貸資金管理體制和政策的滯后性。
突出表現:
1、國家農業政策的調整,使原有集體農業貸款向農戶貸款的轉化過程中,由于集體資產向農戶資產的低值轉移,造成大量的信貸資產流失。
2、國家價格政策的不平衡,直接造成銀行信貸資產損失。近年來國家相繼調整了部分初級產品和中間產品價格,而部分企業的最終產品價格受市場等因素的制約,不能與原材料的價格同步上調,致使企業經濟效益連年下降,虧損面不斷擴大,銀行信貸資金被大量吞噬。
3、受國家財稅政策的影響。多年來銀行為企業墊付了大量信貸資金上繳利潤和稅款,當企業銷售貨款形成拖欠或呆滯時,也就使銀行信貸資金出現流失。
4、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相應的企業進行轉產或停產,部分資產被控賬沖銷,造成國家資產和信貸資產的雙重損失。
二、企業經營效益滑坡,喪失還貸能力
隨著市場經濟的確立,企業在管理體制和經營方式上轉軌較慢,不適應經濟體制變革的要求,設備更新滯后,產品技術含量低,市場競爭力差,銷路不暢,導致企業經營生產陷入困境,接近停產半停產狀態,銀行貸款被大量占壓滯死。如某市毛紡廠自10年以來由于產品銷售困難,生產經營出現萎縮,目前已處于半停產狀態,該市工行累計投入的萬元貸款和利息無力償還,形成巨大的信貸風險。
三、企業借轉制之機大量廢置金融債權
企業利用轉制逃廢銀行債權主要有以下五種形式:
1、“金蟬脫殼”,新舊分離。有的轉制企業實施法人分立,分立的新企業使用原廠的資產,不承擔原廠的銀行債務。
2、承包租賃,擱置債權。企業實行承包租賃,承包租賃費中不考慮銀行貸款本息的因素,使銀行貸款徹底懸空。
3、股份合作,逃避貸款。這種形式多是規模小資金少、生產經營活動不正常的企業,由于采取了股份合作的經營方式,企業及職工只關心企業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以增加股金的資產含量,對債務卻采取逃、躲、繞的辦法。
4、整體出售,懸空貸款。在企業轉制中搞整體出售的企業應全額承擔債務,但有些企業卻沒有承擔。
5、破產解體,廢置債權。在轉制過程中,某市有些企業套用國家“兼并破產和減員增效”的試點城市政策,實施破產解體,造成了國家信貸資金的大量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