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鑒定的注意事項

導讀:
一般來說,汽車交通事故鑒定可以委托交通事故鑒定專家進行。絕大部分的汽車交通事故是碰撞事故。車輛交通事故的科學鑒定,就是根據這一事故的“結果”,即車輛的損壞和乘車人的傷害程度、路面痕跡等,對照自然規律、汽車運動特性、結構特點、人體工程學等準確地再現碰撞現象。那么交通事故鑒定的注意事項。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般來說,汽車交通事故鑒定可以委托交通事故鑒定專家進行。絕大部分的汽車交通事故是碰撞事故。車輛交通事故的科學鑒定,就是根據這一事故的“結果”,即車輛的損壞和乘車人的傷害程度、路面痕跡等,對照自然規律、汽車運動特性、結構特點、人體工程學等準確地再現碰撞現象。關于交通事故鑒定的注意事項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交通事故鑒定的意義?
所謂交通事故是指參與道路交通活動的各種汽車和非汽車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進行與交通有關活動的人員,因違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規和條例的行為,過失造成人、畜傷亡和車物財產損失的交通事件,稱為交通事故。發生交通事故就會造成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對于保險車輛就會涉及到保險賠付,有些還會涉及或民事訴訟。因此,對汽車交通事故進行科學公正的鑒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般來說,汽車交通事故鑒定可以委托交通事故鑒定專家進行。在我國,一般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負責,并出具正式文件。鑒定書一般格式如下:
科學鑒定的目的主要是向事故處理人員、理賠員或法官及律師說明科學解釋的程序,為事故處理、保險理賠和訴訟提供科學的依據。因此,鑒定書應盡可能簡明扼要、易于有機地把握相關內容。在使用專業術語時,要通俗易懂地解釋其意思。敘述要文理清晰,避免雜亂無章。
對于復雜的問題,在“鑒定經過”章節的開始要說明鑒定程序。在“考證內容”一節中要對證據中的重要資料進行詳細的說明,并以此為基礎對事故形態進行考證分析與推理計算。可以充分利用圖表、圖形和照片加深對事故過程及形態的認識,某些場合還可以利用模型和錄像。
鑒定內容如下:
碰撞事故的發生形態;單車事故的發生形態;碰撞車速、制動前的車速;碰撞地點的特殊情況(違章情況);碰撞姿態(碰撞時的相對姿態、碰撞角度等);碰撞發生前事故車的運動狀況與駕駛人的動作;避免發生碰撞的可能性;是否為追尾或妨礙行車;該事故確實存在嗎(是否偽造事故);該事故是否為故意(蓄意)的(自殺事故、他殺事故);駕駛人是誰;因車輛故障引發的事故(使用不當、維護不當、缺陷車);車輛發生火災的原因;廢氣中毒死亡事故的原因;交通信號燈狀態;乘車人所受的沖擊;碰撞所造成的乘車人身體運動狀況;事故與受傷之間的因果關系;碰撞的順序(臺球式追尾或堆積式追尾);證言的真偽;相反證言、相反鑒定結果真偽的判定;引發事故的誘因。
(二)汽車交通事故的形態?
絕大部分的汽車交通事故是碰撞事故。如圖9?1所示,把碰撞事故分為4個階段,則更加容易理解。第一個階段是碰撞發生前事故車輛的運動狀態以及操縱車輛的駕駛人的動作。在這一階段,往往由于駕駛人的錯覺、判斷錯誤、反應遲鈍,或者車輛及道路環境的異常等原因而引起碰撞事故。
發生碰撞的4個階段
從科學鑒定理論的觀點來說,汽車碰撞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1)是車輛之間相互交換運動能量的現象。
(2)是相互擠壓,通過車身的損壞(塑性變形)來消耗一部分運動能量的現象。
(3)是部分相互損壞(塑性變形),而另一部分相互排斥(反彈、彈性變形)的現象。
(4)在進行運動能量交換的同時,有時還會將一部分運動能量轉換為角運動的現象。因此,發生碰撞事故的車輛不僅存在平移運動,有時還伴隨有旋轉運動。
(5)由于慣性作用,乘車人與車輛之間會產生相對運動。這就是所謂的二次碰撞,即乘車人受傷的原因。
(6)碰撞現象一般發生在0.1~0.2s極端的瞬間。
在碰撞中未消耗掉的能量則通過碰撞后車輛和乘車人的運動,以摩擦功的形式消耗掉。碰撞后的運動時間通常為數秒,整個碰撞過程幾乎是人力無法左右的純物理現象,這使得車輛碰撞事故的科學鑒定具有極高的客觀性。碰撞和碰撞后的運動結果主要是造成車輛損壞、乘車人受傷、路面痕跡(胎痕、車身的擦痕、路面上的散落物)等。
車輛交通事故的科學鑒定,就是根據這一事故的“結果”,即車輛的損壞和乘車人的傷害程度、路面痕跡等(同時參考目擊者的證言),對照自然規律、汽車運動特性、結構特點、人體工程學等準確地再現碰撞現象。然后追溯、推定構成事故“原因”的碰撞發生前的車輛運動狀態與乘車人的動作。
交通事故中發生的這些物理現象一定會遵循以牛-頓的三大定律為首的物理定律而產生和發展,因此,只要正確地記錄碰撞的結果,就能夠完全正確地反推出交通事故發生的過程和原因。所以說,車輛交通事故鑒定具有高的實證性。
(三)交通事故鑒定的基本知識?
汽車交通事故的科學鑒定涉及到多學科知識,說明交通事故發生過程,必須廣泛地跨學科集中收集相關知識。概括了汽車交通事故鑒定學的基本知識體系。
碰撞力學的基本知識主要包括各種力學的基本概念、術語、牛-頓三大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動量守恒定律、有效碰撞速度、相對碰撞速度、反彈系數、摩擦系數、塑性變形等定義,以及必須加深對作為碰撞物體的汽車特性的理解。
汽車交通事故鑒定學基本知識體系
對于汽車運動特性的基本知識,主要應加深對加速、制動、轉向等汽車的運動,以及控制機械故障的原理、實驗知識(實際經驗)的理解。
在車輛構造特性的基本知識中,車身作為碰撞物體的特性至關重要。這是因為必須根據車身的損壞狀況逆推出碰撞事故的產生過程,完成這些工作,還需要材料力學、破壞力學等方面的理論知識。人體工程學的基本知識重點在于分析視覺、知覺反應時間,打瞌睡、酒后駕車、人體的耐沖擊性等知識,以明確事故責任之間的關系。
(四)交通事故鑒定的注意事項?
在進行汽車交通事故科學鑒定的過程中,應注意如下事項:
1.堅持中立性
在交通事故鑒定過程中,一定要堅持科學性、公正性,要遵守職業道德。在實際中出現完全相反的鑒定結論已屢見不鮮。當然,真理只有一個,兩個鑒定書中必定有一個是錯誤的。錯誤的鑒定結果一般分為結論前提型(先入為主型)和錯覺型兩種。
導致結論前提型鑒定的原因和理由是鑒定人按照鑒定委托方所希望的結論,適當地捏造和杜撰。大多數情況是受經濟或人情的束縛,經濟和人情像一根看不見的線,間接地、緊緊地支配著鑒定人的行為。
錯覺型鑒定是一種非惡意的、無意的錯誤鑒定。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必須細致謹慎,按要求進行科學鑒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