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因道路施工發生交通事故

導讀:
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責任主體是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人。當然,如果道路設施的缺陷并非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則不必與駕駛人一起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那么如何避免因道路施工發生交通事故。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責任主體是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人。當然,如果道路設施的缺陷并非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則不必與駕駛人一起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關于如何避免因道路施工發生交通事故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如何避免因道路施工發生交通事故
目前,車輛的所有人與車輛的使用人分離的現象較多,有職務行為的使用、掛靠、出租、出借、承包等情況。在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認定交通事故賠償案件的責任主體是處理好案件的關鍵所在。
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責任主體是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人。其可能是交通事故責任者(交通事故責任者是違反道路交通法規,對交通事故的發生負有責任,依法應當接受行政處罰的人,包括車輛駕駛人員、行人、乘車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進行與交通有關活動的人員)也可能是車輛所有人、其他對車輛有支配權的人以及取得運行利益的人。
二、道路施工造成交通事故誰負責
在城市道路改造期間,為防止交通阻礙,公路管理部門利用夜間進行路面施工,但因未設立明程標志,致使司機鄒某正常行駛的車輛掉入施工所挖的溝中,造成車輛嚴重受損,施工人員傷殘。此類由于道路施工原因造成的事故,應由誰來承擔責任呢?
《道路交通管理法》規定,挖掘道路的施工現場,須設置明顯標志和安全防圍設施。竣工后須及時清理現場,修理路面和道路設施。《民法通則》第125條規定,在公共場所、道旁或通道上挖坑、修繕安裝地下設施等,沒有設置明顯標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施工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上述兩種情況,由于公路管理部門施工時未設立明顯標志,以及在公路的建設、養護中存在問題以致發生交通事故,公路管理部門應當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本案中,司機鄒某不負任何責任,而應由公路管理部門負全部責任。
三、確定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主體有兩個標準
1、是運行支配權,即誰對車輛的運行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權利。既包括具體的、現實的支配,也包括潛在的、抽象的支配。
2、是運行利益的歸屬,即誰從車輛運行中獲得利益。這種利益可以是因機動車運行而取得的直接利益,也包括間接利益。
施工單位進行道路施工作業時,一般都會設置警示標志,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防止安全隱患;道路出現毀損情況時,道路管理單位也會采取上訴措施。
(一)如果施工單位或者道路管理單位未按規定操作,因此造成正常通行的人員傷亡或車輛、其他財產損失時,道路管理單位和相關的施工單位應當與肇事車輛的駕駛人一起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二)如果在受害人在訴訟中并未列道路管理機關或施工單位為被告,那么承擔責任的駕駛人可以向其追償。當然,如果道路設施的缺陷并非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則不必與駕駛人一起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三)任何人都不得在公路上以及公路用地范圍內擺攤設點、堆放物品、傾倒垃圾,擅自設置障礙、挖溝引水,以及利用公路邊溝排放污染物或者進行其他損壞,污染公路和影響公路暢通的活動等,由此造成交通事故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