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車撞人后車碾死交通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導讀:
前車撞人后車碾死交通事故責任如何認定王某晚上騎電動車橫穿馬路與一輛轎車發生剮蹭摔倒在道路中間。跟在剮蹭轎車后正常行駛的車輛來不及躲閃碾壓到王某。王某被送到醫院后經搶救無效死亡。此案中前車逃逸且無線索后車配合交警部門進行處理。一種意見認為后車駕駛員構成交通肇事罪。理由是后車駕駛員在駕駛中未及時采取有效規避致使王某死亡沒有盡到謹慎駕駛義務應承擔事故主要責任。因為后車并未存在過錯而是在正常行駛過程中遇突發事件不應定為刑事責任應定性為意外事件。本次事故中后車的碾壓是造成造成王某死亡的直接原因王某的家屬可依無過錯責任原則向后車主張民事賠償。那么前車撞人后車碾死交通事故責任如何認定。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前車撞人后車碾死交通事故責任如何認定王某晚上騎電動車橫穿馬路與一輛轎車發生剮蹭摔倒在道路中間。跟在剮蹭轎車后正常行駛的車輛來不及躲閃碾壓到王某。王某被送到醫院后經搶救無效死亡。此案中前車逃逸且無線索后車配合交警部門進行處理。一種意見認為后車駕駛員構成交通肇事罪。理由是后車駕駛員在駕駛中未及時采取有效規避致使王某死亡沒有盡到謹慎駕駛義務應承擔事故主要責任。因為后車并未存在過錯而是在正常行駛過程中遇突發事件不應定為刑事責任應定性為意外事件。本次事故中后車的碾壓是造成造成王某死亡的直接原因王某的家屬可依無過錯責任原則向后車主張民事賠償。關于前車撞人后車碾死交通事故責任如何認定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前車撞人后車碾死交通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王某晚上騎電動車橫穿馬路與一輛轎車發生剮蹭摔倒在道路中間。跟在剮蹭轎車后正常行駛的車輛來不及躲閃碾壓到王某。王某被送到醫院后經搶救無效死亡。經法醫鑒定后車的碾壓是導致王某死亡的直接原因而前車剮蹭導致的摔倒并未對王某造成致命傷害。此案中前車逃逸且無線索后車配合交警部門進行處理。在處理中辦案人員對如何認定后車的責任產生了分歧。一種意見認為后車駕駛員構成交通肇事罪。理由是后車駕駛員在駕駛中未及時采取有效規避致使王某死亡沒有盡到謹慎駕駛義務應承擔事故主要責任。第二種觀點認為后車駕駛員并不構成犯罪。因為后車并未存在過錯而是在正常行駛過程中遇突發事件不應定為刑事責任應定性為意外事件。
二者的爭議焦點在于是否應以違反謹慎駕駛義務定罪。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原因如下
第一需合理認定后車駕駛員是否存在過失。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在主觀方面駕駛員都會極力避免事故的發生但客觀上存在過失的可能。過失可以是認定法律責任的依據但不能預見的情況不應歸類于過失。“不能預見”是指當時行為人對其行為發生損害結果不但沒有預見而且根據其實際能力和當時的具體條件行為時也根本無法預見。從認識因素上來講行為人沒有認識到其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本案中后車在道路上正常跟車行駛。遇此突發情況應在正常人的合理應對能力范圍之內進行是否存在過失的評價。如無明確證據證明后車駕駛員存在打電話、疲勞駕駛等情況亦不能認定其存在過失。
第二此案中不宜使用謹慎駕駛義務規定。筆者認為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規定的謹慎駕駛義務是個相對開放的規定作用類似于法律中“其他情形”這種兜底條款。在司法實踐中應嚴格把握和界定此規定的范圍不宜隨意擴大解釋更不能將此規定作為交通事故定罪的萬能條款。對于這種偶發意外事件不應認為是犯罪。行為人的行為雖已造成損害結果但其在主觀上既無故意也無過失如果意外事故認定為犯罪則步入“客觀歸罪”的錯誤方向。
第三不認定后車駕駛員構成交通肇事罪并不意味著后車就可以免除一切責任。本次事故中后車的碾壓是造成造成王某死亡的直接原因王某的家屬可依無過錯責任原則向后車主張民事賠償。
在司法實踐中很多基層辦案人員的處理方式往往是基于“人死為大”的原則依托駕駛員有謹慎駕駛的義務的規定認定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受傷的后車負有責任達到息事寧人的目的以期追求較好的社會效果避免受害方的不滿及由此給辦案單位帶來的壓力。筆者認為這種處理方式顯失公平反而與初衷背道而馳難以起到良好的社會效果。此做法牽強地解釋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原則性規定違背了交通肇事罪的立法精神和構成要件。如果后車的駕駛人因此被做出了有罪認定更是錯上加錯在法律效果上謬之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