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對方逃逸換人頂包交警不知道怎么辦

導讀:
交通事故頂包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肇事者是出于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犯法但為逃避法律追究仍積極實施妨害作證行為。“頂包”行為發生在交通肇事行為之后肇事者往往要與“頂包”人進行頂罪行為的事前預謀“頂包”人對肇事者的犯罪行為、后果及其包庇肇事者將導致交管部門無法查明事實真相的后果都是明知因此“頂包”人的行為符合包庇罪的法定構成要件。那么交通事故對方逃逸換人頂包交警不知道怎么辦。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交通事故頂包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肇事者是出于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犯法但為逃避法律追究仍積極實施妨害作證行為。“頂包”行為發生在交通肇事行為之后肇事者往往要與“頂包”人進行頂罪行為的事前預謀“頂包”人對肇事者的犯罪行為、后果及其包庇肇事者將導致交管部門無法查明事實真相的后果都是明知因此“頂包”人的行為符合包庇罪的法定構成要件。關于交通事故對方逃逸換人頂包交警不知道怎么辦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交通事故頂包怎么處理?
關于“頂包”行為法律責任的區分首先找人“頂包”的實際肇事者主觀上讓他人頂替自己交通肇事的犯罪行為企圖逃避法律追究客觀上為使頂罪行為得以實現一般肇事者在事故發生后不是去查看、救助受害人而是離開現場聯系朋友預謀頂罪事宜。即使在現場也不會承認自己是肇事者而是由頂替人向交管部門作虛假供述。因此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逃逸構成交通肇事罪并適用肇事后逃逸情節予以量刑。
這種行為還有極端的情形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明知被害人沒有死亡找人頂替交通肇事行為又指使“頂包”人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進行隱藏或遺棄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嚴重殘疾。這種情況下找人“頂包”的實際肇事者有可能被以故意殺人罪或者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另外肇事者的行為還構成妨害作證罪。肇事者找人頂罪的行為嚴重擾亂了司法機關的正常刑事訴訟活動甚至造成錯案的嚴重后果。肇事者采用唆使、賄買、脅迫或者其他方法使他人作偽證讓頂替者出于各種原因自愿或不自愿甚至被迫陳述虛假事實包庇犯罪行為。
交通事故頂包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肇事者是出于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犯法但為逃避法律追究仍積極實施妨害作證行為。根據刑法第307條第1款規定以暴力、威脅、賄買等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頂包”人涉嫌包庇罪同樣擔刑責關于“頂包”人行為的法律定性應以包庇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作假證明予以包庇的行為。其構成要件為
1、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可以是任何一個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
2、客觀方面為實施了向司法機關作虛假證明使犯罪分子不被發現、追訴的行為3、主觀方面是故意即行為人明知包庇的對象是犯罪分子為幫助其逃避法律制裁而積極予以包庇
4、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頂包”行為發生在交通肇事行為之后肇事者往往要與“頂包”人進行頂罪行為的事前預謀“頂包”人對肇事者的犯罪行為、后果及其包庇肇事者將導致交管部門無法查明事實真相的后果都是明知因此“頂包”人的行為符合包庇罪的法定構成要件。
一個簡單的“頂包”行為涉及到如此多的罪名它擾亂的是司法機關的正常刑事訴訟活動因此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從事前預防和事后嚴懲兩個方面加強管理和宣傳杜絕此類行為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