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糾紛中債權可以繼承嗎?
律師費可以讓對方承擔嗎?
戀愛期間的轉賬屬于借貸還是贈與?
婚內一方的借款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嗎?
民間借貸糾紛和解好還是訴訟好?
答案都在本期《專家顧問分享會——債權債務專題》講座中!
民間借貸案件是大家生活中最常見的糾紛,它以數量大、司法解釋多、變數多、判例多的特點,引起了社會公眾的重視與關注。遇到民間借貸糾紛,債權人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2023年12月13日,北京大律總部開展了《專家顧問分享會——債權債務專題》講座,具有24年審判經驗的專家顧問王柏春老師開啟線上直播,為大家解密專業(yè)、高效的要賬方法!
為什么民間借貸糾紛適合和解解決?
為什么不以訴訟方式為主呢?
律師不就是打官司的嗎?
講座伊始,王柏春老師講到,解決民間借貸糾紛的最終目的不是拿到勝訴判決,而是要真正收回借款,兌現債權到位。
這就面臨著執(zhí)行難題,而且債務人往往會利用“假離婚”等手段轉移名下財產。雖然法院有針對“老賴”的懲罰措施,但從實際上來看,法院對于失信、逃避執(zhí)行懲罰的力度仍然不夠,導致很多債權人往往不能如愿要回借款。
因此,北京大律總部強大的調解中心團隊順勢而生,辦案以“能談則談·當訴則訴·談訴結合·以訴促談·談判優(yōu)先”的20字方針為原則,核心是“談訴結合、以訴促談”。
調解中心團隊由多位專家顧問與資深律師強強聯(lián)合,團隊協(xié)同優(yōu)勢明顯,法官的裁決思維與律師辯護的思維進行優(yōu)勢互補,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不僅如此,多位律師擁有心理咨詢師資格,能夠深入了解雙方博弈的心理活動,從而抓住關鍵點,積極查找對方財產線索,以不傷和氣的方式要賬,用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要回借款。
在講座中,王柏春老師列舉多個成功案例,例如朋友之間、戰(zhàn)友之間、戀人之間的各類借款糾紛,都以“談訴結合、以訴促談”的解決方案快速要回了借款。
直播間的朋友們咨詢熱點問題:如果和解不成,沒有被告信息,可以起訴嗎?律師費可以讓對方承擔嗎?
王柏春老師解答:
被告身份證信息是立案的基礎,一般可以向法院申請調查令,由律師到公司查股東信息、在微信實名認證平臺進行查詢,到派出所調取對方身份證信息等;也可以準備相關材料申請法院調取。
在自己無法查詢的情況下,建議委托律師進行專業(yè)處理,省時省力、節(jié)約時間成本。
關于律師費的問題,如果協(xié)議中有明確約定,按照協(xié)議約定執(zhí)行;若無約定,一般由自身承擔。但是,起訴無疑是增加了債權人維權成本,我們有多個成功案例,訴訟過程中的律師費、差旅費等都由對方承擔。
其實,債權人最關注的是執(zhí)行問題,王柏春老師在講座中解析,實施執(zhí)行流程的依據就是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拿到判決后可在2年內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對此,王柏春老師強調,注意不要錯過訴訟時效,及時向法院申請將被執(zhí)行人列入失信被執(zhí)行人名單,限制其出行以及高消費,施加其還款壓力,同時要隨時關注財產線索。
很多人不了解,財產線索是由法院來查詢,還是應該找律師來查詢?
王柏春老師也給予了清晰的解答:
法院查詢財產線索是查詢那一時刻下的財產記錄,是一個“點”的概念;而律師會查詢銀行流水、不動產變更情況,查詢的是一個過程,是多條“線”的概念。
律師能夠從資金往來、不動產變更情況,從中找到被執(zhí)行人逃避執(zhí)行的蛛絲馬跡,破解執(zhí)行難題,律師查詢財產線索的優(yōu)勢顯而易見。
在講座的結尾,王柏春老師送給直播間的朋友們一個福利——一份標準的、規(guī)范的借條模板,以備不時之需。
同時王柏春老師指出,時間是債務人的保護傘,時間拖得越長,要賬成功的幾率越低。建議大家盡早啟動要賬程序,才能早日要回借款!北京大律總部調解中心團隊是大家維權的強大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