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描述您遇到的問題
完整描述糾紛焦點和具體問題
免費法律咨詢平臺
加強對食藥品監管人員問責力度。
第一,大部分都是媒體或者舉報,食藥監的工作人員才發現問題,個人覺得如一個區域,一年媒體或者舉報超過三五次需問責食藥監人員。
第二加強對午托班和全托班的監管查出力度。對無證經營的關門正對和嚴格處罰。最近幾年午托班和全托班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
第三,加強對小餐館和小作坊查出力度,小餐館個小作坊畢竟面對的大多是工薪階層和低收入者。
首先需要說的是:食品安全問題,永遠不會根除。
理由:
1、只要涉及食品,就存在安全問題,歐美等所謂先進國家,也是如此;
2、國家對食品安全立法管理越來越嚴,一不留神就會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3、食品安全問題,前些年體現在大企業不守規矩的群體性質,當今那些大企業不敢了,因為負責人要入刑的;
4、當今食品安全問題更多體現在小企業、小餐飲和小作坊、小攤點,比如熟食和早餐等,這部分是監管的軟肋——雖然表面上都有證。
至于怎樣防范,我想最主要的注意力要放在菜市場、小攤點和小熟食攤的防范,比如熟食香味特濃、顏色比較深的,肯定是色素、香精和亞硝酸鹽放多了。
為官不為,利益構狄鏈,保護傘。說到底監管部門頭職。行政長官一插手,監管部門就縮手。永遠無好結果
對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終身不得參與國家任何福利待遇。追究刑事責任),追究瀆職政府監管部門責任(開除公職不享受國家任何福利待遇,追究刑事責任)。處理結果公布于眾(國家食品藥品管理局專門設立對外宣傳機構)。不能以罰代管走形式,切記形式主義害死人。
食品安全問題不能根除,那么,藥品問題呢?環保問題呢?假冒偽劣問題呢?電信詐騙問題呢?如此等等為什么都不能根除呢?有人會說,不能根除是必然的,沒有哪個國家能根除,這話是對的。但問題的關鍵是,發達國家的這些現象極少,而我們的這些現象普遍存在,而且是到了防不勝防、法不責眾的程度。由此說明,食品安全問題是整個社會大環境的體現,決非單一領域存在的問題。
客觀地講,食品安全問題是不能根除的,但一定是能遏制的、而且能遏制在最小危害程度,這也是很多國家普遍實現了的程度。從根本上講,食品安全問題嚴重,反映的是法治水平不高的問題,而導致法治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則一定與政治制度的科學性有直接相關。因為,不同的政治制度,會決定不同的法治實效性,而法治的實效性會直接決定食品安全的監管和治理成效,這是一個必然的邏輯關系。
我以前是一名食品批發商,從我的經歷來看,現在食品安全屢禁不止,主要有以下幾點,1、我們的安全標準指定太低,從而使處罰力度太輕,食品安全無小事,有一部分人為了利潤最大化,就是拿合格的產品去質檢,完了偷工減料生產,只要吃不死人,一般都是罰幾個錢就過了。2、處罰流程不合理,比方說有人在南方生產,把貨送到北方銷售,出了問題,只能南方只能部門處理,從而就失去了監督,處罰就有了水分。大家都在聽這產品有問題,那產品有問題,誰聽過處罰結果。3、處罰方式和力度有問題,食品不能等到死人或造成大面積影響才去重罰,在食品領域一定零容忍,對弄虛作假的一定重罰并清除。4、監督方式太單一,我們只能抽檢,我經營食品幾年,從沒被檢到過,有時還是我主動投訴。
制度不建全,執行不利。食品這一行看似簡單,實是重中之重。食品應由國家來建設管理出售,形成一條龍服務于人民。不允許以個人形勢侵蝕這一行,如果某個人或某個單位發明了新產品,經認可,實行專利制。一切由國標為準,行成法律從嚴治理,還人民一個安全健康的食品。
得不到根治的原因很復雜。客觀的講,社會的發展階段局限、體制機制不夠健全、監管機構不穩定不健全、從業者及公眾素質不夠高、社會共治的氛圍缺乏是重要原因。主觀講,有的不重視不盡責不有力,有的想要食品安全自己卻追利忘義生產經營偽劣食品,有的見到違法生產經營行為不制止不舉報甚至自己購買價廉物不美的食品,助長了這種不良違法行為。至于怎樣解決,辦法就是解決上述問題。
2023.01.12 11:00:45
82人閱讀
趙金保律師 2022-05-06
李楠楠律師 2022-06-17
張蕓律師 2021-09-10
馮清琴律師 2022-04-29
李孟陽律師 2021-09-10
沒有統一的規定,一般是由當事雙方協商確定。如果雙方未能就彩禮金額 ...
這涉及非法協議行為,它可能是一種非法的性交易。雖然她沒有明確要求 ...
應該追討誰的錢
由于您的身份證已被您男朋友利用,且又將65000元轉給 ...
不行,參加高考是當兵的必備條件之一。
不能,大專學歷以上的女性不允許參軍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