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養和撫養有什么區別

導讀:
收養關系成立后,被收養人與其生父母之間的身份關系和權利義務關系隨之消除,由養父母代為行使父母的職權。一般說來,送養人為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收養人為養父和養母,被收養人為養子或養女。由于收養法律行為可以導致當事人人身關系和民事權利義務的變化,所以法律對于收養行為一般均規定比較嚴格的條件,其中包括對收養人條件的規定,對被收養人條件的規定以及對被收養人的送養人條件的規定等。那么收養和撫養有什么區別。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收養關系成立后,被收養人與其生父母之間的身份關系和權利義務關系隨之消除,由養父母代為行使父母的職權。一般說來,送養人為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收養人為養父和養母,被收養人為養子或養女。由于收養法律行為可以導致當事人人身關系和民事權利義務的變化,所以法律對于收養行為一般均規定比較嚴格的條件,其中包括對收養人條件的規定,對被收養人條件的規定以及對被收養人的送養人條件的規定等。關于收養和撫養有什么區別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收養和撫養的區別是什么?
(1)收養是依據《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而產生的民事法律行為,使收養人與被收養人之間發生父母子女之間的親屬關系,是一種擬制血親關系;而撫養則是一種事實行為,是依照法律規定有撫養義務的人對被撫養人從物質上、經濟上進行養育和照料的行為。
(2)收養必須經過法定的程序、符合法定條件、履行法定手續才有效,因此,收養必須辦理登記,否則收養行為無效;而撫養無所謂有無法定的程序,自子女出生之日起便與父母自動形成撫養關系,不需履行任何手續或登記。
(3)收養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法律對收養人、送養人、被收養人都規定了一定的資格條件,只有具備這些條件時才能形成收養關系;而撫養適用于任何未成年人及對其有撫養義務的人,只要某人依照法律規定對某一未成年人負有撫養義務時,他就得履行這種義務,而不考慮該未成年人本人的年齡等資格條件。
(4)收養關系成立后,被收養人與其生父母之間的身份關系和權利義務關系隨之消除,由養父母代為行使父母的職權。撫養并不能產生上述法律效果,即使孫子女由祖父母撫養,其與生父母之間的身份關系和權利義務關系也不會隨之改變。
(5)收養只能發生在非直系血親關系的長輩對晚輩之間,撫養則可以發生在直系血親之間,如父母子女之間,祖父母與孫子女之間。
(6)收養可以依法設立和解除;撫養是基于法律規定而產生的義務,必須履行。
二、什么是收養
收養是根據法定的條件和程序領養他人子女為自己子女的民事法律行為。收養行為是一種設定和變更民事權利、義務的重要法律行為,它涉及對未成年人的撫養教育、對老年人的贍養扶助以及財產繼承等一系列民事法律關系。收養這一法律行為的目的在于使沒有父母子女關系的人們之間產生擬制的法律上的父母子女關系。一般說來,送養人為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收養人為養父和養母(單方收養時是養父或者養母),被收養人為養子或養女。收養行為一旦發生法律效力,便產生兩個方面的法律效果:
1、是在收養人和被收養人之間產生法定的父母子女關系
2、是對被收養人及其生父母之間的父母子女關系以及基于此的其他親屬關系同時消滅。由于收養法律行為可以導致當事人人身關系和民事權利義務的變化,所以法律對于收養行為一般均規定比較嚴格的條件,其中包括對收養人條件的規定,對被收養人條件的規定以及對被收養人的送養人條件的規定等。符合這些條件的當事人在自愿、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收養協議,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報主管機關進行收養登記后,收養關系便產生法律效力。
三、什么是撫養
長輩人對晚輩人,父母對子女在物質生活上的撫養,包括提供生活費、教育費和醫療費。精神生活上的教育和引導。并承擔未成年子女法律上監護人的責任。
收養和撫養都是成年人對兒童小孩照顧的允諾,其中的區別主要分別是遵從的法律不同、形成的程序不同、成立的條件不同、形成后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不同以及期限的不同。但是不論是收養還是撫養,父母無一例外都要承擔起照顧孩子的義務,給孩子一個溫暖的環境成長。
延伸閱讀:
收養子女有什么程序
收養孩子條件有哪些
離婚孩子撫養費支付到多少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