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事暴力的知識

導讀: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中一方對另一方實施暴力的行為。家庭暴力發生于有血緣、婚姻、收養關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間,如丈夫對妻子、父母對子女、成年子女對父母等,但婦女受丈夫的暴力侵害是最普遍的,她們受到的身心傷害也最大,家庭暴力尤其指丈夫對妻子施暴。公民人身權利受到國家法律保護,公安機關有保護公民人身安全的職責。在刑事上,施暴者造成家庭成員輕傷、重傷、死亡,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因家庭暴力導致離婚的,過錯方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包括財產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那么關于家事暴力的知識。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中一方對另一方實施暴力的行為。家庭暴力發生于有血緣、婚姻、收養關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間,如丈夫對妻子、父母對子女、成年子女對父母等,但婦女受丈夫的暴力侵害是最普遍的,她們受到的身心傷害也最大,家庭暴力尤其指丈夫對妻子施暴。公民人身權利受到國家法律保護,公安機關有保護公民人身安全的職責。在刑事上,施暴者造成家庭成員輕傷、重傷、死亡,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因家庭暴力導致離婚的,過錯方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包括財產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關于關于家事暴力的知識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什么是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中一方對另一方實施暴力的行為。其形式包括毆打、罰跪、捆綁、拘禁等體罰形式,也包括威脅、恐嚇、辱罵等精神虐待。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體,使受害者身體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損害其身體健康和人格尊嚴。家庭暴力發生于有血緣、婚姻、收養關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間,如丈夫對妻子、父母對子女、成年子女對父母等,但婦女受丈夫的暴力侵害是最普遍的,她們受到的身心傷害也最大,家庭暴力尤其指丈夫對妻子施暴。家庭暴力會造成死亡、重傷、輕傷、身體疼痛或精神痛苦,從駭人聽聞的高樓拋妻、縫妻會陰案,到暴打致妻子鼻青臉腫、體無完膚,到幾拳、幾巴掌致妻精神上痛不欲生,都是家庭暴力。
發生了家庭暴力,你向誰求助?
為了維護自己的人身權利,受暴者要敢于向外界求助,一是向親朋戚友求助,如長輩、關系較好的鄰居。由親友勸阻,批評施暴者;二向村(居)民委員會、所在單位求助。村(居)民委員會都設有調解組織,由調解組織、基層干部、單位領導進行調解,對施暴者施加壓力;三是向婦女組織、工會求助。可以向婦聯和村(居)婦代會、單位的婦委會、工會求助,由組織出面勸告施暴者,協調、推動有關部門處理好案件,必要時還可以支持受害者提起訴訟;四是向公安機關求助。公民人身權利受到國家法律保護,公安機關有保護公民人身安全的職責。受暴者可以直接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通過撥打110求助,由公安人員到場制止暴力,必要時對施暴者進行警告、罰款、拘留。
家庭暴力該負什么責任?
在刑事上,施暴者造成家庭成員輕傷、重傷、死亡,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對造成輕傷而受害者有證據證明的,受害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控告施暴者傷害罪,受害者要提供法醫鑒定、受暴證明。如造成重傷或死亡的,由公安機關進行偵查。
在行政上,暴力情節較輕,造成輕微傷害的,受暴者提出要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對施暴者進行警告、罰款、拘留。
在民事上,受暴者是無過錯方,施暴者是過錯方。因家庭暴力導致離婚的,過錯方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包括財產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無過錯方因受暴付出的醫藥費、誤工費、護理費等應由過錯方賠償,造成無過錯方殘疾的,還應負擔無過錯方殘疾補償金等。此外,過錯方還應賠償無過錯方因此造成的精神損害。無過錯方可以在提起刑事訴訟時附帶要求賠償財產損失,也可以單獨提起民事訴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