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車主如何承擔責任

導讀:
2、駕駛員為職務行為3、車主出租、分包車輛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2006年12月31日)問22:車輛所有人以承包或租賃經營的方式對外發包或出租車輛經營權或使用權,承包人或者租賃人發生交通事故致人身損害賠償的,責任如何承擔,二、車主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五種情況1、車主與駕駛員為雇傭關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但車輛所有人對交付修理的事實應承擔舉證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如賠償權利人主張掛靠人與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關于交通事故車主如何承擔責任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交通事故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車主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四種情況
1、出售車輛未過戶,登記車主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原車主是否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的請示的復函》[(2001)民一他字第32號]: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因車輛已交付,原車主既不能支配該車的運營,也不能從該車的運營中獲得利益,故原車主不應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但是,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的行為,違反有關行政管理的,應受其規定的調整。
2、被盜車輛肇事,車主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被盜機動車輛肇事后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1999年6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069次會議通過):使用盜竊的機動車輛肇事,造成被害人物質損失的,肇事人應當依法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盜機動車輛的所有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買方分期付款購車,賣方保留所有權,車主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購買人使用分期付款購買的車輛從事運輸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損失保留車輛所有權的出賣方不應承擔民事責任的批復》(法釋〔2000〕38號):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購車,出賣方在購買方付清全部車款前保留車輛所有權的,購買方以自己名義與他人訂立并使用該車運輸時,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的,出賣方不承擔民事責任。
4、機動車交付修理廠修理,修理工駕車發生交通事故,車主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由修理廠承擔賠償責任。但車輛所有人對交付修理的事實應承擔舉證責任。
二、車主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五種情況
1、車主與駕駛員為雇傭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雇傭活動,是指從事雇主授權或者指示范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雇傭活動。
2、駕駛員為職務行為
3、車主出租、分包車輛
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2006年12月31日)問22:車輛所有人以承包或租賃經營的方式對外發包或出租車輛經營權或使用權,承包人或者租賃人發生交通事故致人身損害賠償的,責任如何承擔?
答:發包、出租的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致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選擇承包人、租賃人或者發包人、出租人為被告,選擇后二者為被告的,對發包人、出租人請求以其與承包人、租賃人之間的關系確定承包人、租賃人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賠償權利人既起訴發包人、出租人,又起訴承包人、租賃人的,判決發包人、出租人承擔賠償責任,對發包人、出租人請求根據合同關系判由承包人、租賃人承擔責任的,告知另案處理。
4、機動車掛靠登記車主
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2006年12月31日)問17:掛靠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身損害的,掛靠人與被掛靠人如何對賠償權利人承擔責任?
答:掛靠車輛因交通事故致人損害的,應由掛靠人承擔賠償責任,對于掛靠人不能支付的部分,由被掛靠人予以墊付;被掛靠人承擔墊付后,可以另案向掛靠人追償;掛靠人與被掛靠人請求區分內部責任的,可告知當事人另案處理。如賠償權利人主張掛靠人與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5、車主出借機動車
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2006年12月31日)問18:借用車輛發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身損害如何確定賠償主體及責任?
答:道路交通事故是因機動車運行所致,故運行支配與運行利益的歸屬是確定責任主體的一般標準。車輛管理人(包括所有人)與借用人均是車輛運行的支配者。借用人是直接的支配者,車輛管理人是間接的支配者。借用人直接從車輛運行中受益車輛管理人通過出借車輛獲得經濟上或者其他如人情利益,故二者均對車輛運行所產生的風險負有防范義務,均應對車輛運行所帶來的現實損害承接賠償責任。首先應由借用人承擔賠償責任,車輛管理人對借用人賠償不足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