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購房流程

導讀:
民事行為能力指公民以自己的行為設定民事權利義務的資格,即公民依法獨立進行民事活動的資格。可見,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購房,但購房行為必須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因此,應由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署《商品房買賣合同》。但他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單獨簽署購房合同,而必須由其監護人以“乙方監護人”的名義同時簽署,并且必須同時辦理監護人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關系的公證并提交監護人身份證明。那么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購房流程。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民事行為能力指公民以自己的行為設定民事權利義務的資格,即公民依法獨立進行民事活動的資格。可見,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購房,但購房行為必須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因此,應由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署《商品房買賣合同》。但他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單獨簽署購房合同,而必須由其監護人以“乙方監護人”的名義同時簽署,并且必須同時辦理監護人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關系的公證并提交監護人身份證明。關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購房流程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房產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購房主要涉及到“房屋買賣”民事法律行為,而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行為人必須具備民事行為能力。民事行為能力指公民以自己的行為設定民事權利義務的資格,即公民依法獨立進行民事活動的資格。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民事活動由法定代理人代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精神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的民事活動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由此可見,我國法律根據年齡、智力發展水平及精神狀況的不同,將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分為三種:即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和無民事行為能力。
購房是日常生活中極為重大的民事活動,購房行為因具有標的大,手續繁雜及風險收益并存等特點決定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權自行實施該民事行為(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在精神狀況正常情況下實施的購房行為除外)。可見,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購房,但購房行為必須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
根據我國房地產交易的相關法律規定,在房屋權屬證書上登記的產權人姓名,必須與《商品房買賣合同》上的“乙方”名稱一致。因此,應由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署《商品房買賣合同》。但他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單獨簽署購房合同,而必須由其監護人以“乙方監護人”的名義同時簽署,并且必須同時辦理監護人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關系的公證并提交監護人身份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