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你仔細算算稅費之二

導讀:
已購公房個稅征收計算:已購公房房屋原值具體為:原購公有住房標準面積按當?shù)亟洕m用房價格計算的房價款,加上原購公有住房超標準面積實際支付的房價款以及按規(guī)定向財政部門交納的所得收益及相關稅費。已購公房轉讓住房過程中繳納的稅金是指:納稅人在轉讓住房時實際繳納的營業(y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印花稅等稅金。不過已購公房大多數(shù)都已經滿五年,不在營業(yè)稅征收范圍內,因此業(yè)主不需要交納營業(yè)稅,可以減少稅費的支出。那么專家教你仔細算算稅費之二。大律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已購公房個稅征收計算:已購公房房屋原值具體為:原購公有住房標準面積按當?shù)亟洕m用房價格計算的房價款,加上原購公有住房超標準面積實際支付的房價款以及按規(guī)定向財政部門交納的所得收益及相關稅費。已購公房轉讓住房過程中繳納的稅金是指:納稅人在轉讓住房時實際繳納的營業(y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印花稅等稅金。不過已購公房大多數(shù)都已經滿五年,不在營業(yè)稅征收范圍內,因此業(yè)主不需要交納營業(yè)稅,可以減少稅費的支出。關于專家教你仔細算算稅費之二的法律問題,大律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房產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已購公房
個稅征收計算:
已購公房房屋原值具體為:原購公有住房標準面積按當?shù)亟洕m用房價格計算的房價款,加上原購公有住房超標準面積實際支付的房價款以及按規(guī)定向財政部門(或原產權單位)交納的所得收益及相關稅費。
已購公房轉讓住房過程中繳納的稅金是指:納稅人在轉讓住房時實際繳納的營業(y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印花稅等稅金。
已購公房合理費用是指:納稅人按照規(guī)定實際支付的住房裝修費用、住房貸款利息、手續(xù)費、公證費等費用(已購公房裝修費用最高扣除限額為房屋原值的15%,案例中合理費用假設為原值的15%)。
案例:
李先生于1998年在方莊地區(qū)購買了一套60平房米的房子,假設房屋原值為30萬元,現(xiàn)在以50萬元出售。由于該套房屋不在營業(yè)稅征收期內,那么他只需交納印花稅和個稅。
因為個稅=(轉讓收入-房屋原值-轉讓住房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合理費用)×20%
而轉讓房屋需要交納的印花稅=成交額×0.05%=50×0.05%=0.025萬
所以個稅=(50-30-0.025-4.5)×20%萬=3.095萬
該業(yè)主所要交納的總稅費=印花稅+個稅=3.12萬。
專家指出:由于已購公房屬于單位給予員工的福利分房,最初購買者基本是以成本價購得的。隨著年限的增長,房價的不斷走高,其最終出售價格與原購買價格存在較大差額空間也屬正常情況,相應個稅所交金額較多也是情有可原。不過已購公房大多數(shù)都已經滿五年,不在營業(yè)稅征收范圍內,因此業(yè)主不需要交納營業(yè)稅,可以減少稅費的支出。
經濟適用房
個稅征收計算:[page]
經濟適用房原值具體為:原購房人實際支付的房價款及相關稅費,以及按規(guī)定交納的土地出讓金。
經濟適用房轉讓住房過程中繳納的稅金是指:納稅人在轉讓住房時實際繳納的營業(y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土地增值稅、印花稅等稅金。
經濟適用房合理費用是指:納稅人按照規(guī)定實際支付的住房裝修費用、住房貸款利息、手續(xù)費、公證費等費用(經濟適用房最高扣除限額為房屋原值的15%,案例中假設合理費用為原值的15%)。
案例:
王先生于2000年在回龍觀地區(qū)購買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假設房屋原值為36萬元,現(xiàn)在以54萬元出售。由于該套房屋不在營業(yè)稅征收期內,那么他只需要交納印花稅和個稅。
因為個稅=(轉讓收入-房屋原值-轉讓住房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合理費用)×20%
而轉讓房屋需要交納的印花稅=成交額×0.05%=54×0.05%=0.027萬
所以個稅=(54-36-0.027-5.4)×20%萬=2.5146萬
該業(yè)主所要交納的總稅費=印花稅+個稅=2.5416萬
專家指出:經濟適用房是針對中低收入家庭承受能力、具有經濟性和適用性的社會保障住房。由于其房屋權屬的特殊性,因此限定購房人群必須為北京市城鎮(zhèn)人口居民,不過已滿五年的經濟適用房等同于商品房,外地人是可以購買的。同時,這種房屋相較于城八區(qū)內的高額房價,還是具有較強的價格優(yōu)勢的,能夠滿足中低收入購房群體置業(yè)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