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訂立的法定程序有哪些

導讀:
當事人就締結合同交換意思表示的過程,《合同法》中稱其為要約與承諾。承諾的生效導致合同成立。合同法規定了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自愿原則、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自愿原則是合同法的重要基本原則,合同當事人通過協商,自愿決定和調整相互權利義務關系。所謂“依法”簽訂合同,是指訂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由于合同約定的是當事人雙方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權利和義務是依照法律規定所享有和承擔的,所以訂立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法。即合同必須是經過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法。要約承諾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規則,也是合同成立必須經過的兩個階段法。那么合同訂立的法定程序有哪些。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相關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當事人就締結合同交換意思表示的過程,《合同法》中稱其為要約與承諾。承諾的生效導致合同成立。合同法規定了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自愿原則、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自愿原則是合同法的重要基本原則,合同當事人通過協商,自愿決定和調整相互權利義務關系。所謂“依法”簽訂合同,是指訂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由于合同約定的是當事人雙方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權利和義務是依照法律規定所享有和承擔的,所以訂立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法。即合同必須是經過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法。要約承諾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規則,也是合同成立必須經過的兩個階段法。關于合同訂立的法定程序有哪些的法律問題,大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合同糾紛律師相關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幫助大家。
(一)要約,又稱發盤,是指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即一方當事人向他人做出的、希望以一定條件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做出要約的人,稱為要約人;要約的相對人,稱為受要約人。當事人就締結合同交換意思表示的過程,《合同法》中稱其為要約與承諾。
(二)承諾,又稱還盤,是指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做出承諾的人,為承諾人,即受要約人。承諾的相對人為受承諾人,即要約人。
承諾是一種意思表示,承諾的形式可分為明示和默示兩種。明示的承諾,含口頭承諾和書面承諾;默示的承諾,指推定行為。承諾沒有發出承諾通知,但按照要約的要求履行了一定行為,該履行行為表明行為人有承諾的意思,即推定為承諾人已承諾,合同成立。
承諾于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明示的承諾于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默示的承諾于推定行為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的生效導致合同成立。合同成立,承諾歸于消滅。
訂立合同應當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才可以規范合同雙方的行為。合同法規定了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自愿原則、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
(一)平等原則。平等原則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當事人,在權利義務對等的基礎上,經充分協商達成一致,以實現互利互惠的經濟利益目的的原則。
(二)自愿原則。自愿原則是合同法的重要基本原則,合同當事人通過協商,自愿決定和調整相互權利義務關系。自愿原則體現了民事活動的基本特征,是民事關系區別于行政法律關系、刑事法律關系的特有原則。
(三)公平原則。公平原則要求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要公平合理,要大體上平衡,強調一方給付與對方給付之間的等值性,合同上的負擔和風險的合理分配。
(四)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履行合同,以及合同終止后的全過程中,都要誠實,講信用,相互協作。
1、訂約主體存在雙方或多方當事人。所謂訂約主體是指實際訂立合同的人,他們既可以是未來的合同當事人,也可以是合同當事人的代理人,訂約主體與合同主體是不同的,合同主體是合同關系的當事人,他們是實際享受合同權利并承擔合同義務的人法。
2、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必須是“依法”進行的。所謂“依法”簽訂合同,是指訂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由于合同約定的是當事人雙方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而權利和義務是依照法律規定所享有和承擔的,所以訂立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法。如果當事人訂立的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認和保護,這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目的就不能實現,訂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義法。
3、當事人必須就合同的主要條款協商一致。即合同必須是經過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法。所謂協商一致,就是指經過談判、討價還價后達成的相同的、沒有分歧的看法法。
4、合同的成立應具備要約和承諾階段。要約承諾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規則,也是合同成立必須經過的兩個階段法。如果合同沒有經過承諾,而只是停留在要約階段,則合同未成立法。合同是從合同當事人之間的交涉開始,由合同要約和對此的承諾達成一致而成立法。以上只是合同的一般成立條件法。實際上由于合同的性質和內容不同,許多合同都具有其特有的成立要件法。




